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民俗庙会时光倒流小吃天堂现身豫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12:30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王珮报道

  

民俗庙会时光倒流小吃天堂现身豫园

  市民热逛庙会

  百乐门流淌出浪漫的萨克斯,旗袍女子摇着羽扇姗姗走来……这一幕幕仿佛时光倒流,老上海风情今日重现。

  今天上午,2006豫园春季民俗庙会揭幕,中心广场10余家经典老字号和真人秀,营造出一派浓郁的怀旧氛围。

  庙会上同时传出消息,老城隍庙小吃广场将变身“中国民间小吃保护基地”,濒临失传的小吃品种将一一落户,市民有口福了。

  老字号各展绝招

  本次豫园春季民俗庙会为期14天,将持续至5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庙会中心广场,大名鼎鼎的上海老字号牌匾琳琅满目。

  童涵春堂里,老药局摆设让人仿佛回到古代百草堂,现场还有药倌坐堂问诊,身穿长衫大褂、头戴瓜皮帽的药师及伙计现场踩药、搅汁演示。

  宁波汤团店里,旧时作坊式的布展别具特色,现场磨水磨粉,也完全是手工制作,游客还可以参与包汤团比赛,每天四场,由大师傅亲自教授。梨膏糖、五香豆商店请来滑稽演员扮摊主,用南腔北调叫卖表演,而包装盐炒豆、糖炒栗子的,变成了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的三角包、纸袋包。

  扇面上写《孙子兵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百年老字号丽云阁扇庄里,已经60多岁的江文浩一气呵成地在一张扇面上写下了苏轼的这一名作,“这些唐诗宋词我都背得滚瓜烂熟,每一首有多少字、扇面上该如何排,写之前我就考虑好了。”一边说,江老师一边还拿出一把密密麻麻满是字的扇子给记者看,原来这小小的扇面上是一部完整的《孙子兵法》,“花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都是靠肉眼写的,连放大镜都不用。”

  “老虎脚爪”又排长队

  在“风味小吃保护基地”展台,“老虎脚爪”的摊位前又排起了长队,“这都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吃的,我是专门买给家里的老人吃的。”一位40多岁的张阿姨告诉记者,一旁的工作人员则说:“烧一炉老虎脚爪要20多分钟,一炉只有40多只,上次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没买到还哭了。”

  老上海风情万种

  不远处又传来柔和的音乐声,只见以百乐门为背景的小舞台上站着两三个“老克勒”,飞机头、西装背带裤,吹奏着萨克斯管,好一副潇洒、浪漫的派头。时不时地,又有几辆黄包车从你身边拉过,车上坐着的都是身穿旗袍、头盘老式发髻的女子。游客无不感觉自己仿佛来到了“老上海”。

  据悉,在这个区域,每天将安排两场表演,如老年爵士乐演奏、铁砂掌劈砖武功表演等。而在中心广场的各个角落,还有演员们扮演的卖报童、卖花姑娘、遛鸟人、算命先生、“老克勒”、“贵太太”在不停地游走,完全一幅老上海的缩影图。

  民间小吃保护基地

  不久之后,老城隍庙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吃天堂”,在这里“外国人吃遍中国点心、中国人吃遍上海点心、上海人吃遍各地点心”。豫园餐饮业正筹划将老城隍庙小吃广场作为“中国民间小吃保护基地”,试图建立一种长久的机制来保护那些濒临失传的小吃品种。今后,盐城金刚麒(老虎脚爪)、七宝梅花糕、武汉三鲜豆皮等小吃有得吃了。

  据悉,保护基地将对愿意来沪展示的各地小吃提供展示平台,并对符合条件的品种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推出专项基金进行扶植,同时在内部对小吃实行“优胜劣汰制”。目前,老城隍庙小吃广场已正式成为“地方小吃保护机制”的试点单位。

  晚报记者 任国强现场图片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