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楚天电台系列广播《小镇风流》:鄂南古茶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17:08 楚天广播电台《事事关心》

  在去之前,新店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陌生的地理符号。相信这也是现如今大多数湖北人在听到新店这个地名时的共同 感受。直到去过新店,亲身走访过熟悉新店历史的当地人,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后,才拂去了时空的流转所积下的灰尘,让 我看到了新店过往的传奇面容。

  古镇新店现属赤壁市,地处潘河北岸。潘河发源于鄂南名山九宫山,流经药姑山后来
到新店,再流入黄盖湖,最后汇 入浩浩长江。一百多年前,形体巨大的商船都可从新店启程,直达华中重镇——汉口。明朝时期,新店就以水运立镇,并和鄂 南古茶业的兴衰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成为鄂南第一大古茶港,在湖北古茶生产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要说新店,还得从鄂南的种茶业说起。鄂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不仅有富含微量元素的肥沃土壤,而且雨 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这一切造就了当地著名的羊楼洞茶区,种茶业从唐宋一直持续至今 。

  历史发展到清朝末年,当地的种茶业突然有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契机。根据咸丰八年(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 条约》,汉口于1861年正式向西方列强打开了贸易的大门。中国丰厚的物产吸引大量的外商涌入内地,而羊楼洞茶叶也成 了国际茶叶市场上大受欢迎的产品,尤其成了在寒冷北方生活的俄罗斯人酷爱的生活必备饮品。俄罗斯商人在汉口设点,大量 采购产自羊楼洞的红茶和砖茶,甚至直接到羊楼洞亲自收购。茶叶成为清代后期汉口市场进出口贸易的最大宗商品。在这种背 景下,茶叶种植规模在羊楼洞迅速扩大,产量剧增,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清代朝廷甚至还在羊楼洞设立了专局来抽收茶税。

  羊楼洞地处山地,大量的茶叶物产,必须运至新店,再经由潘河水道,经黄盖湖运抵长江,一路顺水运达汉口,再转 道上海、北京、张家口、今天蒙古境内的恰图克,运往俄罗斯、乃至中欧和西欧,这是一条著名的国际茶道。而新店,就是这 一茶道的起点。史学家评论说,长江中游地区的专业市镇凭借卓越的区位优势及水运条件,在长距离贩运贸易中以商品集散地 见长,此一商业机制异常发达,盖过江南市镇。

  茶商当年在羊楼洞收购茶叶后,首先必须把茶叶装上木制的独轮手推车,从陆路运到新店去装船。这些独轮手推车日 夜运行,一些木轮陷进土路,无法前行,茶商便沿道以麻青条石铺砌道路,将羊楼洞与新店连接起来,成为鄂南茶史上颇为壮 观的古茶路,也见证了百年茶区、茶港曾经的辉煌。

  而在新店港内,更是桅杆林立,众商云集。兴盛时,沿河建有鳞次的民居,栉比的商铺,常住人口达数万人。无数的 商船往来穿梭,运来面粉、香烟、布匹等日用百货,再装上数千担茶叶和土产扬帆远行。当地批发、包装、搬运业也应运而生 ,百商百业繁盛一时。

  在新店老街众多的商铺中,尤以茶铺最为特色鲜明。过路的商人往往在茶铺中歇脚,或谈生意,或事休息,“几年同 作江湖客,一半茶寮笑咏来。”而岸上的居民则在茶铺中听评书,摆龙门镇,相互交流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茶铺与饮茶, 成了新店人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但事易时移,进入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大英帝国开始在其殖民地印度和锡金推广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的茶叶生产, 到1900年,印度茶出口额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第一大出口国。半殖民地经济的天然弱点,让中国茶业无法 掌握自己的命运。及至十月革命后,汉口茶市又丧失了购销两旺的俄国市场。所有这些历史进程,也同时伴随着羊楼洞茶业衰 微的过程,而新店作为往日热闹喧嚣的茶运大港,开始逐渐变得沉寂和冷清。

抗日战争中,新店再遭劫难,日本侵略者一口气 焚毁了新店老街沿河而建的数百栋吊脚楼,老街石板路也被毁去一半。

  建国后,五十年代发生的那场特大洪水袭击了新店。为防止灾难重演,当地政府决定在黄盖湖筑坝兴修水库。从此, 潘河不再与长江相通,新店镇作为水运茶港的历史也告完全终结。时至今日,羊楼洞的茶叶生产正在新的时代里全面恢复,而 茶叶运输早已由京广铁路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所取代。但新店古镇却彻底的隐没在历史的风尘之中。

  冒着三月里丝丝的细雨,我来到了古镇新店。与我原先的料想相反,发现这座现在已经默默无闻的鄂南古镇,虽然失 去了当年交通良港的显要地位,但仍然生机勃勃,在活跃的民间集市中显现出乡土中国的经久魅力。

  新店依河而兴的老街,至今仍完好的保存着八九百米。老街上以商铺为主,有一半的小商铺经营着服装。服装店里正 放着当红的流行歌曲,让老街里的生活和时代保持着同步。但另有一半的小商铺,却是古色古香。那个理发铺子里,理发师傅 有事出门,却并不闭户;隔壁的老陈师傅坐在自家的店铺跟前,守着自做的木杆秤等待着买主;刘运生家的白铁铺子还是祖辈 传下来的,现在少说已有百年历史,而他仍在老屋里敲敲打打,为乡亲们修补着铁壶铜盆。李木匠租下邻居的老屋当成木工作 坊,为正在翻修的买主打制仿古的窗框;而彭日艳和妻子正全神贯注的用削好的竹条编织捉鳝鱼的笼子。那一个个精巧的竹笼 就送到不远处巷口的余晓秋家,放在她和儿子看守的杂货铺里,等着湖南湖北的买主光顾。

  走出老街,便到了潘河岸边。一条年代久远的石桥把古镇和对岸相连。过了桥,就是湖南省临乡市的地界了。这座桥 叫万安桥。传说明朝万历年间,石桥刚刚建成的时候,两岸的居民因为费用分担不均,发生争执,险些要打架。当地一老者为 此作诗劝说大家:“万一要打架,安保不拆桥”。结果,

幽默风趣的打油诗还真的平息了纷争,两岸居民自此以后世代友好, 和谐相处。而此桥也被称为“万安桥”。

  陪同我采访的何煜山先生是地道的新店人,他告诉我,茶与道教是一脉相通的同根文化。孕育新店古镇的潘河发源于 道教圣地九宫山。九宫道家精神和茶文化的浸染,也陶冶了一代代的新店人,使他们如鄂南的青山秀水一样质朴纯厚,形成了 如道家茶文化一样纯朴的民风。万安桥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淡茶有着深深的“道”味, 纯朴的民风有着深厚的乡情,它们都突出了一个“和”字,讲究与他人,与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着乡土生活的宁静心 情。

  听他一说,再看万安桥,果然是一道宁静而美丽的风景。想当年,大量的外销茶在这里集散转运,同时也将中华民族 的茶文化带到了四面八方。新店古镇为此也做出了默默无闻的贡献。

  回望现实之中的新店,环山绕水,田陌纵横,处鄂南边陲,与湘北隔河相望,背靠九宫药姑等鄂南大山,西望肥沃的 江汉平原。来到这里的外地人,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它既有江南山乡的韵味,又有荆楚风俗的影印。新店古镇在默默的告诉我, 一座古镇,不仅仅是指它那些年深日久的民居,不仅仅是指它那些渊源流长的历史,更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至今仍热爱着 这片乡土,并按照他们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生活在美好的家园之中。(记者胡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