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楚天电台大型系列广播《小镇风流》:唐崖河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17:08 楚天广播电台《事事关心》

  在中国,绝大多数河流都是由东向西流的。而在湖北、重庆之间的大山中,却有一条由东向西倒流的河,她就是唐崖 河。发源于湖北利川市的唐崖河,先是由北向南,在鄂、渝之间的土家、苗寨旁蜿蜒环绕,迤逦而行,然后由东向西在重庆市 的龚滩古镇注进乌江,然后汇入长江。当长江经过三峡进入湖北境内的时候,只有土家苗寨的乡民们知道:为什么峡江水那么 汹涌的拍击着两岸的岩壁并发出阵阵欢鸣——那是倒流了3800里的唐崖河水在宣泄对儿女们的思念!

  唐崖河在咸丰县的这一段是河流的中游,虽然她在这里波澜不兴,却孕育了盛极一时的唐崖土司文化。

  初春的一天,我们怀着对这条母亲河的崇敬,来到唐崖河畔的咸丰县尖山乡,这里就是唐崖土司王城遗址的所在地。

  在尖山乡,只要一谈到土司王城,无论是谁都可以说上几句;但是,要是说到研究,有三个人是乡里最权威的了。他 们就是乡里的宣传委员冉源、文化站站长陈晓阳和尖山民族中学的左进。

  尖山乡乡政府的所在地——唐崖司村,横跨在唐崖河上。唐崖河在这里吸纳了两条支流——南河和青狮河后,再由北 向南款款而去。曾经盛极一时的唐崖土司王城就座落在河畔的玄武山上。

  根据民国版的《咸丰县志》上记载:“唐崖、黄金峒覃氏,为本地土人之最古”。唐崖,古为廪君地,周朝时属巴子 国,秦代属黔中郡,在元代以前,历代封建王朝对这里的土家民族实行羁縻政策:“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任其自 生自灭。到了元朝,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朝廷改羁縻州郡制为土司制,“以夷治夷”。

  唐崖覃氏族谱上尊奉的始祖是元代的覃启处送。元朝至正6年,即公元1346年,覃启处送因为有军功,被分派到 唐崖镇守,以武略将军任事,授“宣慰使”,成为鄂西十八著名土司之一。然后覃氏在此地世袭下来,直到清朝

雍正13年( 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相传18代土司,统治唐崖389年。

  因为唐崖土司王城的盛名,这些年前来这里参观、访古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为了方便游客,也为了更好的宣传这里的 土家文化遗产,尖山乡政府抽调了一些高素质的

文化人成立了专门的“旅游办公室”,尖山民族中学的女老师左进就是这样一 个文化人,她负责为来宾提供讲解服务。在我们去土司王城的路上,左进告诉我们:当年的唐崖土司王城占地面积甚至比明清 紫禁城还大。明清紫禁城不超过73公顷,唐崖土司城纵横都有1公里,面积超过100公顷。

  然而,当来到玄武山脚下,我们却没有看到巍峨的楼宇和高大的城垣,更不用说恢弘如北京故宫般的殿阁了,这里只 有田野阡陌。可是同行的三位权威此时的神情忽然多了一些庄重和自豪。乡宣传委员冉源指点着周围的群山,充满敬意的说: 唐崖土司王城的选址是非常讲究的。王城坐西向东,四面环山:前临朱雀山,后倚玄武山,左边青龙山,右首白虎山,门前有 唐崖河环绕,进退有据。

  经过冉委员的指点,我们对这里的风水也颇以为然。但是,看着眼前的几条青石小路和两旁摇曳着的油菜花,我们还 是无法在脑海中想象当年王城的辉煌。这时,乡文化站站长陈晓阳指着脚下的青石小路,说:这就是当年王城内的主要街道“ 上街”。那时候,全村共有上、中、下三条主要街道,全都用长2米、宽0.3米的砂岩条石铺就,三条主要街道间有十八条 巷道上下连通,把整个土司皇城分割成政治、宗教、军事、文化、经济、综合、娱乐和墓葬八大区域,还有8大寺院、36箍 井,号称“三十六院”。

  由于王城的建筑都讲究风水、轴线、对称,所以对当时城内的建置,人们现在都能—一指出其位置。陈站长抬手指点 着我们周遍的一片片油菜地、小麦地、乱土堆、竹林等,如数家珍地说:这是衙门、钱库,那边是牢房,后边是御花园、万兽 园……但是,由于缺乏保护,现在只有张飞庙、功德牌坊和土王墓等遗址在诉说王城当年的辉煌。尽管如此,幸存至今的唐崖 土司王城,依然被当成土家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缩影,因为,这里是土家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现存的遗址也是全国 土司历史文化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

  在唐崖众多的土司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覃鼎了。明朝天启年间(1621年——1627年),他率领土兵先后奉 命征讨重庆地区的樊龙、樊虎、奢崇明、奢社辉,都凯旋而归。明熹宗朱由校因此颁布皇令两道:敕建平西将军“帅府”,兴 建功德牌坊一座,并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以示嘉奖。现在,这座“炫耀”覃鼎武功的牌坊依旧耸立在王城遗 址的中央。牌坊上面还用浮雕的形式,以“土王出巡”、“雨樵耕读”等主题,再现了土家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

  在覃鼎统治时期,唐崖司的管辖范围达到方圆200华里,最南的边界一直到现在重庆市黔江境内的两分垭。覃鼎卓 越的武功使他与著名的 “文土司”容美土司一起,被当时的朝廷所倚重。但是,就是覃鼎这样一位杰出的土王,在唐崖,也 不是独享后人的顶礼膜拜的!在这里,还有一位奇女子,与覃鼎一起被土家子民们传诵!她就是覃鼎的夫人——田夫人。

  覃鼎的军功是由功德牌坊来张显的,田夫人的事迹则是通过世代子民的口碑来传诵的。

  相传,田夫人是龙潭土司的女儿。那时侯,唐崖覃氏土司与龙潭田氏土司之间常年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而兵戎相见。 为了平息战乱,龙潭土司想出“和亲”之策,田夫人于是作为和平大使,与唐崖土司之子覃鼎结为秦晋之好,从此,两土司之 间就再也没有发生战争了。

  明代以前,唐崖的山民基本上是以耕田、种地为生。田夫人在一次去峨眉山朝圣的时候,专门派人在成都等地学习当 地汉人的养猪、种桑、养蚕等技术,回来后传授给土民。唐崖土民养猪的传统就此流传下来。现在,唐崖所在的尖山乡就是全 省闻名的“仔猪第一乡”,高峰时,一天可以销售6000多头仔猪。全乡平均每户都有二三头母猪,因为这里民间世代相传 着一句话:“富不丢书,穷不丢猪”!

  站在唐崖河边,回首已成废苑的唐崖土司王城,我们感叹万千。同行的乡宣传委员冉源告诉我们:根据测算,把这里 完全恢复到唐崖土司王城鼎盛时期的建筑规模,需要资金1个多亿。“但是,我们虽然没有能力重建当年的唐崖土司王城,我 们却有能力把老百姓的家园建设好!”冉委员仿佛看出了我们的失落,话题一转,说:走,我带你们到附近的农家看看。

  我们一行来到尖山乡官田坝彭家沟村,依山搭建的一栋栋土家吊脚楼掩映在葱葱的绿色之中。木质的吊脚楼旁边都用 混凝土盖起了一座座新房,冉委员告诉我们:这都是给猪仔们盖的猪圈。尖山乡自2003年开始,通过建沼气池,改厨房、 改厕所、改猪圈,大力推动全乡的新农村建设。说话间,我们走进了村支书焦宪的家里。焦宪首先带着我们参观了他的猪圈。 这是一个近40平方的混凝土建筑物,底层是密封的沼气池,上层是隔成7、8个单元的猪圈。猪仔们的排泄物被清理到沼气 池后,经过发酵,制成的沼气可以用来照明、煮饭,沼液还可以做无公害肥料。焦宪说:以前,每年每户都要用一个多月上山 砍柴,不少人摔成了残疾。现在,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只要多喂猪,不仅坐在家里就能够生火,还能增加收入:去年,我 家就出栏了17头肥猪、40多头仔猪,收入现金一万多元。以前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这几年也纷纷回到了家乡,他们觉得 现在大有奔头哩!

  看着踌躇满志的他,我们明白了冉委员先前说话的含义。是啊,尖山乡不能重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土司王城,但是,他 们可以建设一个个充满生机的文明新村!

  永不停歇的唐崖河将为此作证! (记者熊江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