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农民就医不再犯难 来自林口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30日09:07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刘柏森

  

让农民就医不再犯难

  林口县五林镇马西村村民医药费报销公开。

  本报记者 高明 摄

  到今年,林口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步入第三个年头。林口县农民参合比率由第一年的47%提高到今年的75%,23.8万余农民中有18万加入“新农合”。

  今年,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再度扩大。4月14日,记者走进林口县,对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展开调查。

  参加“新农合”有病不再愁

  五林镇马西村村民孟繁荣手捧参合本,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3月份,她的儿媳妇在牡丹江某医院做剖腹产手术,花了近2000元钱。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按单病种限价报销了350元的费用,而且平时去看门诊、开小药可以不用再交钱。同村的刘明霞,丈夫因脑出血住院,住院费花了近万元。“新农合”给报销了3000多元的费用,正好可以买化肥和种子。

  据了解,孟繁荣和刘明霞只是林口县自2003年秋季进行合作医疗试点以来共计8638名受益者中的两位。新型合作医疗共为8638名参合者支付医药费663万余元,有近百人享受到了最高封顶1万元的补偿。

  林口县人均土地面积少,日子大都过得不宽裕,农民最怕得病。林口县卫生部门调查显示:县内有30.3%农民应住院而不住院。小病拖、大病挺曾是农民对待疾病的普遍做法。新型合作医疗部分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趋势。

  躺在林口县第一人民医院的病床上,看着身边刚刚出生4天的小宝宝,想到能享受报销待遇,刁翎镇农民王丹一脸喜悦:“我们农民现在也和城里人一样了。”

  推进“新农合”知难才能进

  林口县卫生局副局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蒋振新是该项工作的实际“操盘者”。谈起2003年9月份在全县推行“新农合”所遇到的诸多困难,他仍然记忆犹新。

  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2003年9月1日起,林口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对“新农合”广泛宣传。电视、报纸、宣传单、讲解员……所有的宣传工具全部上阵。“每天节省六分钱,医疗保障享一年”等等形象易懂的标语通过口口相传,传到农民的心坎儿里。

  同时,将农民所交款项提出部分设立农民家庭门诊个人账户,为农民到门诊看小病买单,买药可以直接在账户中支取。这极大地调动了身体健康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2004年底,国家、省、市和县各级政府给农民的参合补助从20元提高到35元,而农民自己承担的20元降到了10元,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

  完善“新农合”创新是关键

  据介绍,“新农合”发展过程中,首先显现出的便是医院滥收费、大处方和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曾发现有病人和医生合谋,用大处方来套取有限的合作医疗补偿资金。为解决这个问题,林口县农合办加强了对医生开方行为的监管,并制定了医生用药目录,严禁超标准用药。农合办还与定点医院签订责任状,提出14种疾病对医院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对于一些如阑尾炎等30种常见病,农合办每季度累计核算出各医院单例病种收费均价,然后进行信息发布,来限制医院的行为。

  对于大额患者特别是外伤患者,都要求熟悉情况的村医出具病人的身份和病因证明。所有这些方法,均一定限度内限制了小病大治现象的发生。

  为了约束和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农合办对他们实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在具体工作上,实行了限时办结制,对报销、转诊和咨询等具体事宜要当即办结;对资金拨付、上报信息等工作要按规定时限办结;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拖着不办和推诿、扯皮。

  去年,在省卫生厅和某计算机公司的支持下,林口县农合办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新农合管理工作计算机化,从而结束了过去手工操作的历史。计算机具有自动识别系统,像患者身份、用药明细、医院级别、转诊管理、报销比例核算等均会快速得出结果,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人为因素。

  虽然加强了自我约束和自我检查,但林口县农合办也深知“自己刀难削自己把”的道理。前不久,农合办主动找到了林口县审计局,要求派出精干力量对自己及12个乡镇农合办进行专项审计。

  14日,在林口县五林镇卫生院大门一侧,一张红榜吸引了几位来此看病的农民。榜上,是“新农合”最近一次为参合农民报销的情况。上面标明了报销农民的姓名、年龄、所患病情、所花费用和所报销数额等信息。上面还标明了举报电话,有异议的农民可通过它向农合办进行举报。公开化,是林口县农合办推出的众多监管办法中最有效的一个。

  林口县副县长徐丽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新农合”试点工作仍处在摸索和完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报销比率较低、受益面较小等问题,这需要更大筹资规模才能解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