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米汤岁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1日10:08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曾经不止一次朋友们问我:你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怎么长得白白胖胖地主似的?那时吃了什么“高级营养品”?要晓得六十年代初期是过“苦日子”,接着而来的又是“浩劫”年代,“营养品”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可是奢侈。

  我告诉朋友:敝人根本冇食过么子“高级营养品”。1967年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被造反派迫害致死,一家五口全靠在长沙茶厂当拣茶工的母亲每月二十七元的工资艰难
度日。我喝得最多和最爽口的“营养品”,便是母亲每次在煮饭时为我们熬的一锅酽酽的米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米是非常珍贵的,粮油严格凭票证购买,每户限量,要搭配红薯、红薯丝、玉米等杂粮。1978年父亲平反昭雪,长沙市委责成二轻工业公司为我家发放了怃恤金,补发了父亲的工资,我们终于能吃上大米饭了。母亲常去粮店买那种最廉价的米,回家后将米只淘洗一遍,然后往铝锅里掺上大半锅清水,用藕煤灶开小火将米煮至半熟,等米汤熬得巴酽巴酽的时候,母亲将象牙白的米汤用沥箕沥出来,将米饭放回炉灶继续煮,然后往盛满米汤的大蒸钵里撒上两小调羹白糖,搅和搅和搁在灶台上。我们放了学,回家把书包一丢,第一件事不是做作业,而是直奔灶屋去喝母亲为我们准备的米汤。这时的米汤已放了一会儿时间,已在表面上结成了一层有着细微皱褶的薄薄的米汤皮。母亲总是先将那些诱人的汤皮捞起来给我和小妹,三个姐姐只有喝米汤的份。

  甜甜的,有种浓浓的米香,特别是那薄薄颤颤的米汤皮,用筷子可以夹起来呢,唆进嘴里,滑嫩滑嫩的,往往还来不及品味它的香甜,就迫不及待溜进了喉咙深处。我想今天要还能吃到母亲当年的米汤皮,定会含在口中细细啜尝。母亲郊区菜农出身,她有个固执而传统的观念:金汤银汤,不如米汤。细伢子喝米汤既能补身体,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粮食欠缺造成的营养不足,我们细伢子也爱喝。

  母亲将米汤变着花样让我们喝。她有时故意不放糖,而是放少许的几粒盐巴(那时的盐不像今天的精盐,都是一颗颗的粗盐,要放肆用筷子搅拌才会融化),滴上几滴香香的茶籽油,搁进一些箩卜秧子菜煮,让我们换换口味。遇上过节,她会往米汤里放进一些红枣和白皮花生米,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她还会在我们生病感冒的时候,往米汤里丢几片自己腌制的盐姜,轧上几粒胡椒,喝几口就浑身冒汗,第二天早晨起床病全好了。

  在丰盛的酒桌上与朋友们谈起当年的米汤,他们不屑地说:“你讲的不就是淘米水吗?准确一点讲,是米冇淘干净的水……”我无言以对。直到小姐将菜单递上,介绍一道叫“玉汁汽锅蒸芋头”的菜就是用米汤做的,我毫不犹豫地点了它,不过那道菜标价48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