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路甬祥: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强筋壮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2日16:06 《人物》杂志

  作者:王耀成

  路甬祥,1942年4月出生,浙江宁波慈溪人。

  1959年至1964年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学习;

  1979年至1981年 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获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1981年至1985年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讲师、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校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所长、开放实验室主任、教授;

  1990年 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3年至1995年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协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

  1994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 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1998年12月 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

  2003年3月 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5年1月 当选为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共同主席;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采访路甬祥院长很难,与他丰富的人生恰成对照的是他十分的务实低调。2005年国庆之后,一个风狂雨骤的台风天,笔者在江南一个普通人家的

客厅里倾听着路甬祥的人生故事,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几千里外的北京城正在发生着什么。

  但是很快我们就知道了,那几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在召开,作为出席全会的191位中央委员中的一个,路甬祥参与了共和国的一个重要决策,身为科学院院长,他经历了一个决定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重要时刻。在其后路甬祥传达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多次讲话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的兴奋之情:

  “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我党我国发展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将自主创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并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新方针。可以肯定,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开创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是啊,把“自主创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说,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能够为使中华民族的脊梁挺得更直、更硬而强筋壮骨,不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吗?事实上,开拓创新一直是路甬祥就任科学院院长后的“主旋律”。早在上任之初,路甬祥就提出了“知识创新工程计划”,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和国务院的热情支持,并付诸实施。也许,正是这些来自科学界的声音,成为使“自主创新”化为国家意志的推手。

  人民共和国诞生的那年路甬祥7岁,可以说他完全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杰出科学家。从响应党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立志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到迎来“科学的春天”、在联邦德国崭露头角,再到亲历把“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迎接自主创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路甬祥的人生经历不正是一部新中国科技史的缩影吗?

  少年立志 奋发求学

  1942年4月28日,路甬祥出生在宁波慈溪一个西医家庭。

  宁波是五口通商后西方传教士最早带来现代医学和教育的地区,中国最早的西医医院就出现在宁波。路甬祥的父亲路念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成西医的。他于1932年在慈溪县城创办了一家医院,自任院长和全科医生,路甬祥的母亲李芳则是医院的助产士。路念慈医术高明,且对“贫病者免收诊金、酌收药费”。《镇海县志》称其为“解放前名西医”之一;慈溪县方志则载:路念慈精于内外科,常为解除病人疾苦不辞辛劳,连自己生病时,仍全身心投入传染病的防治,深得当地人民的敬仰。

  路甬祥自幼勤奋好学,且生活在这样一个医生兼医院的家庭环境中,自然耳濡目染,较早地接受了现代医学的熏陶,可以说从小就埋下了科学的种子。然而,种子的发芽是需要阳光、土壤和适宜的气候的。幸运的是,人民共和国的童年时代,便是洒满了明媚阳光,荡漾着宜人春风的日子。

  路甬祥后来回忆道:

  共和国成立时我刚满7周岁,上小学三年级。当时的“五爱”教育,党号召向科学技术进军,以及医生家庭崇尚知识、笃信技术等均对我少年时代的志趣和理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56年我因成绩优异被保送直升宁波二中高中部。当年暑假,因无升学考试之虑,我读了许多科学家、名人的传记和文学作品,居里夫人、齐奥可夫斯基、爱因斯坦、冯·卡门、孙中山、鲁迅、毛泽东都是我敬仰的人物,苏步青、钱学森的事迹也使我感奋不已,立志要发愤努力,将来在科学技术上有所作为,对祖国有所贡献。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14岁的少年,心头鼓荡着理想的风帆,积极响应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踏上了追求真理、攀登科学高峰之路。于是我们看到,路甬祥在用过的每一本数理化参考书的扉页上都写着:“知识就是力量”、“为攀登科学高峰而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之类的警句,激励自己努力奋进。

  路甬祥知道,光有远大理想是不够的,还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从那个暑假开始,他遵照数学前辈苏步青在一篇文章中说的学数学应解万道题的要求,收集了无数代数、几何、物理习题,在课余时间里大量解题。苏先生文中所说“勤解万道题”中的“万”字或许是个虚数,但路甬祥在解题的时候,却宁愿把它理解成实数。坚持不懈的努力,使路甬祥加深了对各门知识的理解,开拓了思路,熟练了技巧,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更可贵的是,路甬祥从来不满足于书本知识。他常跟妹妹景如说:“一个人只会读死书是不够的,应多学点课外知识。”他从不满足于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初中时就开始自学高中课程,高中时则开始自学大学基础课。同时,路甬祥还是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课余时间他特别喜欢踢足球和航模活动,每天放学后总要去踢球,晚自修后总要做一个多小时的滑翔机模型,他的蚊帐顶上总放满了滑翔机的材料和半成品。他还多次得过省、市各项航模比赛奖。这些课外活动赋予了他敏捷的思维、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灵巧的双手,更培养了他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勇于拼搏的毅力,为他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路甬祥在宁波二中刻苦学习了3年,1959年秋天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浙江大学机械系。

  如果说,1956年那个夏天是他立志献身科学的开始,那么考上浙大则是他正式踏上探索科技奥秘之路的第一个里程碑。

  浙江大学浓郁的学习气氛,严谨求实的校风,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都使年轻的路甬祥激动不已,日夜沉浸在书山学海之中,陶醉于踏进科学圣殿的喜悦里。5年的学习,他不仅修完了规定课程,还自学了其他系的课程,如“自动控制理论”、“弹性力学”、“边界层理论” 和自然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等;他还阅读了许多参考文献和期刊,并做了大量的札记与卡片,逐步养成了科学的工作方法。

  俗话说,入深海者得蛟龙,如果只在海边徜徉,那么得到的只有贝壳。路甬祥懂得,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仅靠学习前人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独立的创造能力。浙江大学放手让学生独立工作的良好教学传统,培养了路甬祥出色的独立创造精神和能力。

  这从路甬祥的毕业设计就表现出来了。他的毕业设计是在上海人民电机厂做的“7米扬程浅水泵设计”。在半年时间里,路甬祥在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查阅了大量英、日文资料,不但成功设计制作出了效果很好的水泵,还拿出了7个技术文件,论文得到厂方好评,也被学校评定为优秀论文收存。

  1964年,路甬祥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大学毕业,被留在浙大任教。从日后路甬祥在科研方面的发展来看,留在浙大当然很理想。留校工作后,路甬祥结婚了,妻子是中学时期同一个航模队的刁琳琳。那一段岁月,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来讲,都还算是安宁温馨的。三年困难时期总算过去,国民经济正在恢复,人民的温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路甬祥个人来讲,燕尔新婚,甜蜜的生活刚刚开始。

  然而,一场特大风暴正在酝酿中。杭州的老和山下宁静不再,美丽的浙大校园已经分明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逆风起飞:

  “四清”与“文革”岁月

  在“文革”悲剧开演之前,有一个序幕叫“四清”运动。根据当时的规定,凡1964年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到农村去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来就演变成了“四清”。路甬祥自然不能例外。

  作为浙江省社教工作团三分团的一个工作队员,路甬祥在浙江省诸暨县搞了一年“四清”。

  路甬祥生长在城市,自幼过着较为优裕的生活,现在他和农民老伯一起住在低矮简陋的房子里,同吃同劳动,亲身体验了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他看到,农忙时节,农民的饭桌上有碗霉干菜烧肉就是头等美味了,而那一块肥肉要放在干菜上蒸好几次,他和老伯只吃带点肉油的干菜,从来舍不得吃那块肉,直到化到干菜里看不见为止。他偶尔回家,会告诉妹妹路景如:中国的农民仍很苦,我们国家还很穷,只有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才能为建设祖国出力,才能改变这种贫穷面貌。这样一种印象,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脑海里,哪怕是后来出了国,做了科学院院长,做了人大副委员长,那一幕情景总也忘不了。

  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让他们放下手中的专业,赶鸭子般地赶到乡下去,那是“种了他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但路甬祥却自有他应对的办法,他决不让时光白白空耗。每天下地回来,工作之余,就是他学习外语的时间。他在大学里学的是俄语,但他不满足,另外自学了英语、德语。农家的条件艰苦,灯是昏暗的油灯,夏天蚊子成群,一巴掌能拍好几个。夜晚,为了不影响和他住在一起的农民老伯休息,他把油灯放到蚊帐里学。“四清”结束回来,家人发现他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这便是他孜孜不倦学外语的副产品。试想,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种环境下,还学什么英语、德语,那需要多大胆量?需要怎样超绝的眼光?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人们只看到日后他的外语基础全派上了大用场。

  “四清”结束,正当路甬祥意气风发回到学校,决心在他的教学岗位和心爱的科研领域大干一场的时候,“文革”风暴一夜之间席卷全国,浙江成了“重灾区”。浙大自然也不能幸免,校园内山头林立,派仗打个不停,路甬祥对此十分厌倦。路甬祥的卓异之处在于:当所谓的革命风暴铺天盖地而来,文化被践踏于地,科技工作者被贬斥为“臭老九”的时候,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仍然坚信“建设国家终究要依靠科学技术”,既坚持了专业研究,用科学和技术满足国家的需要,也充实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因此,当多数人忙于“闹革命”时,路甬祥却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顶着戴“白专”和“反对文化大革命” 的帽子的风险躲进了实验室搞科研、写论文。他关起门来看书、画图,到图书馆查资料。他从“四清”开始自学的德、英两门外语,现在派上了用场,使他能通读外文资料。他还常到郊外的附属工厂去实践,向工人师傅学会并精通了车、钳、刨、电镀等技术。当校办工厂和实验室被全部停工后,路甬祥和同伴们从设计、备料、冷加工、热处理、准备试验台,到实验测试全部自己动手,有了困难便向书本、专家和技术工人请教。就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成果满足了国家的急需。

  至今,令路甬祥颇为自豪的是他们参与开发的“45MP/2.5cc恒功率超高压油泵”、“动力滑轮”等研究项目,都对当时的生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时中、日两国间有一个海上公共渔区,两国的捕捞条件是对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理所当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捕捞技术。当时管理部门提出要采取新的捕捞方式,用灯光围网,也就是把灯放到水下吸引鱼群。日本方面比我们先进,他们拥有的先进渔具我们都没有。后来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这个事情,具体到灯光围网的动力滑轮和拖网机的研发问题。于是路甬祥和他的同事们便承担起了这个工作。经过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不到2年时间便取得了成功。后来,我国的渔船用这项技术到外海去进行捕捞作业,效果很好。路甬祥在后来的科研工作中,诸如地下核试验用全自动电液钻井机等,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当风暴终于过去,天空重现彩虹,人们在丽日晴空下痛定思痛,感叹白白丢失了10年大好时光时,路甬祥却捧出了十几篇很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这就为他赢得了对他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机遇,为他赢得了命运中第一次转折的契机,实现了人生第一次跨越。

  留学德国

  1978年,科学的春天重回祖国大地,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达成协议,恢复从中国青年学者中挑选访问学者颁授研究奖学金。由于十年动乱中路甬祥一直坚持科研工作,并写出了十几篇论文和研究报告,经学校遴选,被推荐为候选人。路甬祥把自己的论文摘译成英文,寄送给亚琛工业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巴克教授,并希望以“电液比例控制或容积控制”作为进修方向。5个月后,机会终于“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路甬祥被德方遴选委员会选中了。

  这一年,路甬祥37岁,有了两个孩子。为了最后突击外语,他扔下家住进了学校的招待所,妻子挑起了全部家务,65岁的母亲李芳从宁波赶到杭州帮他们照看孩子。

  1979年2月7日,路甬祥从上海启程,经东京抵达法兰克福。

  到德国后,路甬祥先赴弗赖堡哥德语言学院学习4个月德语,后正式转入亚琛工业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师从巴克教授。

  临出国前,中科院的一位领导曾对他们说:“你们像一批种子,是国家挑选出来去国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回来后要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因此,从踏上欧洲大地的那一刻起,路甬祥就感觉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同时,也处处看到了自己的祖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更感到时代赋予的责任。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看到人家国家的生活水平,更感到我们‘四化’建设的迫切。建国30年了,虽然人民得到了温饱,但仍贫穷,与人家相差几十年,如不努力赶上,差距会更大。我要抓紧时间学习,要以最快的速度向当前国际技术前沿冲击,把‘四化’建设最需要的先进技术学回来。”

  为此,他写了一首诗以激励自己:

  年逾三十学专长,远涉重洋赴异乡,

  莫道在德一孤雁,背后自有十亿人,

  慈母嘱托记心间,万里征途不怕难。

  初到亚琛工业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所长巴克教授建议路甬祥先花3个月时间熟悉全所工作,然后再为他选定研究课题。当时预定的进修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路甬祥十分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因此才过去一个星期他便感到焦虑难熬,这心情从他的一封信中能看出来:“我不能再等,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已被‘文革’动乱拖延了10年,我不是去‘镀金’的,而是去‘取经’的,我不能背一个电视机回国来,我要学点真本领回来发挥作用。”于是他一方面主动向导师提出早点确定科研课题,另一方面尽可能多学一些,在巴克教授交给他的研究项目外,又主动选择了一个“既是学科前沿,又能在回国后付诸工业应用的课题”——液比例控制技术,深入开展研究。

  在德国亚琛的日子,路甬祥迸发了强烈的工作热情:德国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路甬祥每天工作15小时、每周工作6天半。也许那个“龟兔赛跑”的古老寓言时刻在刺激着他,德国人周末外出度假,路甬祥仍埋头实验室,多少次在实验室度过不眠之夜。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这样描述他的工作:“星期天,德国的‘兔子’都去旅游了,只有我这个中国‘龟’还在不停地爬着。”甚至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患上大腿静脉曲张,被摘除一根血管后没几天,他又投入了紧张的实验。天长日久,连亚琛大学的假日巡警也给予了这位每逢休息天必来加班的中国人特别的关照。

  天道酬勤,1981年5月1日,路甬祥终于以《含流量反馈先导比例插装流量阀研究》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被授予工程科学博士学位,而这通常需要4至5年才能拿到。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联邦德国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第一个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不仅如此,路甬祥的辛勤工作结出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他创造性地对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两个最基本参数——压力和流量的控制,提出了变革流量检测力反馈和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加级间动态反馈理论,根本改变了已沿用100多年的弗来明—琴肯流量控制方式以及半个世纪以来传统的维克斯先导型压力控制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液压工业的进步,被业界认为是1980年代以来最具创造性的成果。所长巴克教授高度评价了它的优异特性和经济实用意义。路甬祥的许多科研成果被日本与西欧的大学及工程界收入了技术手册与研究教材。

  他的研究成果陆续在德、美、欧专利局登记了多项专利,经专家多次论证复核,这些新技术终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发明人载入了专利局的技术史册,再一次引起了德国液压界的轰动。要知道,即使是德国液压界公认的权威机构——巴克教授的亚琛工业大学液压气动研究所,原先5年内也只申请了2项专利,而因为路甬祥的工作他们又得到了4项!当时的盛况,用他写给母亲的信说:“整个研究所都为之欢欣鼓舞,骄傲的德国人为之折服,有的称我 Dr.Lu(路博士),有的称我 Prof.Lu(路教授)。一位台湾人也说我为中国人、亚洲人争了光。”年近70的老母亲李芳读了信,不禁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一时间,鲜花和祝贺纷纷投向路甬祥,在两年的研究生活临近结束时,导师巴克教授热情地挽留他,德国几家大公司竞相高薪聘请他,但路甬祥决计学成回国。在德方为他举行的挽留会上,他动情地说:

  我知道,二次大战后德国80%的建筑物被摧毁,可是,在战后的艰难岁月里,你们之中每个人都参加了国家的复兴。虽然一天的劳累只得到几个土豆充饥,但你们并没有跑到国外去寻找舒适的生活,这是为什么?今天,我的祖国正处在中兴时期,也需要我回去参加四化建设,德国民族的爱国思想也深深激励我要快些回国去……

  情系浙大

  的确,祖国已经在热情地期待着他了。1981年9月,当他带着价值1.5万马克的大批图书、资料,以及科研和教学急需的配套仪器设备载誉归来时,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立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专门接见了他。

  回国后,路甬祥在浙江大学创建了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流体传动控制研究所,暨我国第一批博士后流动站之一、国家教委首批开放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他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了几十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高速断路器执行机械、液压比例元件开发、电机械转换器件、传感与反馈、辨识与故障诊断、CAD/CAT等许多技术领域里做了开拓性的努力,研发出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产品,替代了进口,促使我国国产机械电液控制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1985年,浙江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刘丹找路甬祥谈话,说学校现在亟须能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的人才,希望他出任浙大副校长,负责一些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科学研究的路甬祥有意推辞此事,可老校长的一番真诚劝说,使他最终挑起了这副重担。就这样,一心扑在科研教育事业上的路甬祥又踏上了管理岗位。

  1988年,路甬祥担任了浙大校长,时年46岁,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重点大学校长。

  出任浙大校长后,路甬祥结合浙大的特色和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新思路,采取了一系列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并团结全校师生员工,积极推进综合改革。

  路甬祥联系他在德国的留学经历认识到:“现代德国的教育传统非常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世界都讲德国的产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教育体系的竞争力。”因此在他的教育改革中,第一,就是把科学研究与教育结合起来,尤其是把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这一改革的直接效果,就是浙大的科研总量与科研水平,多年来稳步提高。第二,是对本科教育进行重大改革,改成三学期制:两个长学期,一个短学期。为什么安排一个短学期呢?去社会实践!此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浙大还试办了双学位制……正是这些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使路甬祥逐渐掌握了教育与人才的内在联系。同时,在他领导下,学校建立起公平、公正、严格的考核、评价和聘任体系,建立了基于教育科研绩效的分配体系,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落到了实处。浙江大学的教育科研水平、办学综合实力迅速全面上升,跃居全国同类大学前列,并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他本人也因成绩突出,在1989年荣获国家高等教育奖。

  从1959年第一次踏进浙大校园算起,到1993年就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除去留学德国两年,路甬祥在浙大学习、工作了33年。在这里,他从一个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一位科学家、一位教育家。

  当然,他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1985年,路甬祥当选为中国科协副主席,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年轻的科学院院长

  1993年,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周光召院士的一封信,使路甬祥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大跨越。周光召在信中说,科学院的研究工作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参与。就这样,路甬祥又“奉命”来到中国科学院,1993年11月担任副院长,一年后他被任命为常务副院长。

  1997年路甬祥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院长,是年55岁,他是共和国历史上第5任科学院院长,也是最年轻的院长。

  从他第一次正式跨入北京三里河那幢古雅的建筑,到出任这个国家最高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主要领导人,路甬祥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重大使命,这是13亿祖国人民交给他的国家使命。有人把中国科学院的5任领导分为相应的5个时期。从郭沫若、方毅、卢嘉锡、周光召到路甬祥,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成就。作为身处共和国最好时期的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将如何统领这支共和国的科技大军?如何为国家提供最好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保障?

  也许“励精图治”、“呕心沥血”这些词汇都不足以形容路甬祥。作为一位工科出身的学者型的院长,路甬祥敢于开拓创新,大胆改革机构,同时又恭谨扎实地工作,开创了中国科学事业的新局面。

  上任之初,路甬祥就提出了“知识创新工程计划”,直接上达总书记,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和国务院的热情支持。1998年2月,中央批准了科学院呈交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并把试点工作交给了中科院,在江泽民总书记、朱 基总理亲自批示后,李岚清副总理具体指导执行。

  有这样一种说法:许多人低估了学工科的路甬祥对科学院的贡献。在他的任期内,中国的科技投入有了比较显著的增加,中国科学院的投入与产出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从这一点上来说,科技界是满意的。更重要的是,路甬祥给科学院带来了观念更新。路甬祥大胆提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科学院着重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这是面对我国已经不再需要科学院做生产部门的开发研制车间的现实,也是顺应国际潮流,提出的科学院对社会的长期贡献目标。路甬祥是有思想的领导,而不是简单的行动家。

  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主要领导,路甬祥非常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他多次阐释为科学院未来发展提出的基本战略:“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首先是“以人为本”,这既是指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同时也是指创新的目的根本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即创新为民。他的奋斗目标是:希望用三四十年的时间,把中国科学院推进到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行列,从而推动中国的经济、社会、科技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此外,路甬祥真诚而随和,个人的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很较真也很放得开,与他共事的人,都为他的严谨缜密、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和蔼可亲所吸引。正如一篇文章所说,“无论是在浙江大学还是中科院,路甬祥带队的集体,相处都非常轻松融洽,人际关系十分简单,人们从内心深处喜欢这位很有凝聚力与亲和力的领导”。

  对于路甬祥在中国科学院推行的重大改革,在美国《科学》杂志5445期上,主编鲁宾斯坦作了这样的评述:

  他是中国科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长,他所进行的改革产生了一批40岁出头的研究所所长。他的工作就是要把科学院这支科技国家队改造成为同时能服务于经济增长的研究队伍。三个重要步骤和12年的改革计划将使中科院的120多个研究所整合为80个或者更少,并计划将5万个岗位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尽管他本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为流体力学,但他却以广博的学识赢得了中国科学院全体科学家的赞誉。

  是领导,也是普通一兵

  可是,路甬祥的院长当得其实并不轻松。

  有一次,浙江一家媒体的10位记者合作编写了一本《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大约仗着浙江同乡的关系,记者们请路甬祥为他们审定篇目。不出一周,审定稿传真回来,边上还加了他亲笔写的认为重要的篇目。书稿写到一半,记者们又提出让他写序。过了一个月,他们如愿以偿,从路甬祥的秘书潘教峰的手里拿到了路甬祥亲笔写的序,潘秘书说:“昨晚他写了一小时,还来不及打字。”不料,老记们得寸进尺,竟把厚厚一叠原稿让潘转交,说“请院长抽空看看”。

  这下子,好脾气的潘秘书终于叫了起来:“你们知不知道路院长到中科院后每天睡几个小时?每天掉多少头发、增添多少白发?每天要考虑多少我国科技界的大事?你们是他的家乡人,应该体谅他的工作强度!”

  笔者之所以引述这件事,完全是有感于潘教峰的这一番话。你从中可以看到,当一个领导人有多忙!但在潘的3个“每天”中,至少还遗漏了一个:路甬祥每天要花多少时间从事他自己心爱的研究专业?花多少时间带自己的研究生?换句话说,作为一个学者的中科院院长还要比一个纯粹的官员领导多付出多少心血和劳动?

  这么说吧,路甬祥不但是中国科技的领军人物,而且还是一个蹲守在科学的前沿阵地上、手握冲锋枪或者掷弹筒的战斗员,一名普通的士兵。

  选这种身兼士兵的人管理科技队伍,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大概也是第二任院长方毅卸任时说过的——“院长一定要是科学家,副院长最多只能个别不是科学家”的初衷吧。

  不过,要在这样一篇文章里详述作为科学家的路甬祥是困难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粗线条的勾勒——

  从1985年5月中国专利法实施之初的“耐高压双向极化式比例电磁铁”,到2000年1月的“电液比例压力流量复合控制阀”,不算他德国时期向德、美、欧专利局登记的4项专利,路甬祥拥有的中国专利就达20项。迄今为止,路甬祥已经发表了2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6部。1988年和1989年获得国家发明奖,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被授予德国星级大十字勋章,2004年2月3日获得了“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先后被香港、澳大利亚、英国等多所著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被德国、澳大利亚、韩国、匈牙利、英国等科学院和学会选为外籍名誉院士。

  这,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一个“士兵”的战绩。

  路甬祥不仅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培养人才上也是成果卓著。浙大机械电子控制工程研究所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他一手建成的,而且一直担任博士生导师。事实上,从浙大到中国科学院的10多年间,他一直忙里偷闲带着研究生,直至两年前,中科院院长的事务实在太忙,才不得不“暂停”招生。至此,他已经为国家培养了近40位博士,25位硕士5位博士后。

  在培养人才方面,路甬祥不仅自己身体力行,更注重发挥科学院的团队作用。正如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路甬祥认为:创新既要依靠人才,同时又培养了人才。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研究机构,从建院以来始终是以出成果、出人才为目标。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以来,中科院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对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也适度发展了规模。中科院研究生院已经成为中科院利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总体上看,中科院已经形成了“一院一校”的教育体系,这是中科院要长期坚持的方向。国际同类研究机构对中科院这样的培养体制都比较赞赏,有的还表示很羡慕。同时,中科院的研究生培养采取了不同于大学的新模式。课程学习和研究工作结合得更紧密,可以把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而且研究生们可以和杰出的科学大师近距离接触,他们也更容易从优秀的科学家身上得到各种启示,可以提高知识创新的自信心,也可以提高工作的方法与能力。

  路甬祥还特别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他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科学院主要是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研究所大多数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所以中科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技大学在社会、人文、管理等科学方面相对是比较弱的。针对这种情况,中科院采取了一些补救性措施,比如请原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担任研究生院人文学院院长,并设立了“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目的是培养大批具有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去担当起国家和民族赋予的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重任!

  “宁波模式”与“中国芯”

  2004年9月21日,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路甬祥再一次来到宁波科技园区。这里是路甬祥每次故乡行来得最多的地方,而这一次他是直奔主题。在园区创业大厦6楼的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路甬祥开门见山:“我这次就是为‘凤芯一号’而来的。”

  就在同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在宁波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高清晰解码芯“凤芯一号”研制成功了!路甬祥在兴致勃勃地详细参观了解后,非常欣喜地说:“凤芯的意义不亚于龙芯。”他不但在计算所宁波分部发表了重要讲话,而且回到北京后,犹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又专门发了一个贺信:

  李国杰院士并凤芯研制组的同志们:

  欣悉计算所研制凤芯一号成功,为我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高密度DVD、数码摄像机,视频会议传播与监视设备提供核心芯片,为结束我国高档黑色家电无芯历史作出新的贡献。值得庆贺。计算所及凤芯研制组的同志们,始终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原始性科技创新和先进性科技创新与系统集成,坚持面向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坚持创新为民,并在立项、研发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与地方企业和市场密切结合,缩短研发周期,完善创新价值链,加快了产业化和应用推广进程。这些都是值得总结的经验。望你们再接再厉,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机制,加快创新队伍建设,加快创新战略研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做出新的战略贡献!

  为什么“凤芯”的研制成功会令科学院院长如此高兴?

  ——这事还得从头道来。

  芯片有人把它称作“计算机的心脏”、“现代信息技术的灵魂”。芯片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砝码。然而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对国外厂商依赖严重,结果导致中国的信息产业无法对GDP做出更大贡献,并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动力。更重要的是,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芯片作为计算机最关键的核心技术,中国不掌握就会永远受制于人!

  所幸的是,经过我国科学家长期努力,中科院计算所2002年9月28日终于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款通用中央处理器,这就是“龙芯”一号!它的问世,终于解决了中国信息产业“空心”的问题。

  但是我国数字媒体产业问题仍然严重。比如,中国所有的DVD生产企业正在面临着一个严重的产业危机——到2004年年底,中国生产的每一台DVD都要向国外交19美元的专利费,这对于极其微利的中国DVD生产厂家和行业来说,不啻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就整个视听产业来说,没有知识产权,没有自主的标准和核心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核心产品,我们的产业基本上是给别人打工,也只能给别人打工!

  现在好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中国芯”!李国杰院士所宣布的最新科研成果“凤芯一号”,要解决的就是我国数字媒体产业的巨大危机。“凤芯”是“龙芯”的姊妹。它是国内第一款能够支持中国自主音视频编码标准AVS(草案)以及符合最新国际标准的高清晰视频解码芯片,为中国在视听领域的产业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核心技术支撑和保障。

  “凤芯”的意义,即使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也是非同小可。比如,用了自己的“凤芯”,就足以让DVD生产厂家展眉一笑,因为那19美元的专利费几乎全部化为了利润(李国杰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将每台只收取一元专利费”),而且用了自己的“凤芯”,高倍压缩率可以使目前的DVD容量增大1倍以上,清晰度也更高。再则,到2015年我国模拟电视将全面停播,而实现全面数字化播放。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量现有模拟电视面临更新或者加装电视机顶盒。有了这个机顶盒,就可以将电视台发送出来的数字信号清晰地呈现在每一个普通电视用户原有的电视屏幕上,收看到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国外生产商面对着具有13亿人口的中国——“凤芯”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由我们中国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编码标准,而且“凤芯”系列芯片的应用领域很宽,包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高密度DVD机、数码摄像机、手机、视频会议、视频监控等。一句话:它将使外国人在音视频领域卡中国人脖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面对这样一个喜讯,面对这样一只金光闪闪的七彩凤凰,我们的科技领军焉能不激动、不欣喜?

  不过,让路甬祥高兴的起码还有另外两个理由:

  其一,这只金凤凰是中科院计算所把“凤芯”项目连同20余位专业技术人员搬到宁波后研制出来的,是从故乡宁波飞出来的。其二,这只金凤凰的起飞,不但将为国家“飞”出一个庞大的产业,而且将为中科院科研成果的转化“飞”出一条全新的路子。“凤芯”是在中科院领导下,由中科院计算所提供技术源头,在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研制成功的,因此如人们所说可叫作“宁波模式”。

  而它的引路人,正是路甬祥!

  2003年,路甬祥视察宁波科技园区时,强调“要加大园区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宁波市政府和科技园区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就是体现这一合作的重点龙头企业,于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签约,此后便正式开业,它的主导产品就是“凤芯”系列芯片。

  李国杰院士对“凤芯”的研制和转化模式深表满意。因为,以前“龙芯”的研制是中科院计算所从国家拿钱来做,然后由所里自己融资进行产业化。而这次,在计算所研制“凤芯”的过程中,宁波方面一开始就承担起了融资和产业化的工作,是院地合作和科学技术产业化的一种新的尝试。这就极大地推动了“凤芯”的产业化进程。

  怎样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路甬祥深知,首先要有原始创新的科技成果,其次是将它转化为生产力。长期的实践经验告诉他,后者与前者一样,都需要花费大力气去探索。

  大凡一项科技成果要形成产业,一般要经历“关键技术成果——产品原型——产品——大规模生产”几个环节。多少年来,许多人为构成这一完整的产业链而探索、而努力。传统的办法是转让知识产权,甚至免费提供一些技术,但效果不够好;也尝试过与大企业合作,但也不很成功;利用国家投资开展技术攻关,产生知识产权后创办高技术企业的成功案例也不是没有,但靠这样一条路远远不够。

  “科研人员自己从头搞到尾,想形成真正的产业是很难的,这种一路跑到底的‘全程长跑’模式是很累的,而且不知道市场在哪里。”计算所在尝够了“长跑”的苦头后,在路甬祥的支持下把自己搬出了北京,在上海、苏州、宁波、台州和肇庆筹建了5个分所。一出北京,天地宽了,计算所就尝到了甜头:“在‘分所’平台上,我们不仅可以实现‘中跑’,还可以实现‘短跑’。”比如,把一个大的成果分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核心技术点,然后一个一个转化成产品。

  现在,他们在宁波找到了另外一种跑步方式,我们姑且叫它“接力跑”。用李国杰院士的话说,这种合作方式的第一个好处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在产品原形阶段就参与和给予支持了。由计算所和宁波市信息办、科技局、科技园区共同建立的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以股东不分红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运作,为宁波市及周边地区提供集成电路设计软硬件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支持、人才培养、企业孵化等服务,并承担科研项目开发及成果推广等工作。根据协议,中科院计算所将组织25名具有相当技术水平的经营、技术人才到中心工作。中心的目标是在运营3年内,为宁波市吸引50家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企业落户,由中心直接孵化或转移技术成果10项,培养中高级集成电路设计人才500名,并开展一批与宁波电子信息产业实体紧密合作的科研项目。

  李国杰用科学家的精确语言,对“宁波模式”作了如下解读:

  “计算所的责任主要是扶持企业走一程。企业利用我们的技术迅速壮大自己,地方政府自然得到了税收,我们科研人员的成果真正实现了取之于纳税人服务于纳税人,这样就形成了大的良性循环。”

  这正符合路甬祥的思路和希望。

  低调,多姿然而辉煌的人生

  1981年5月1日,路甬祥在联邦德国被授予工程科学博士学位时,一位德国记者问他:何以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获得如此成果?

  路甬祥告诉他:我天分平平,靠的仅仅是勤奋和持之以恒而已。

  后来,这句话常常被他重述。因为这集中体现了他的低调、务实、谦逊、不事张扬的人格和品格。

  坦诚率真,一副江南学子温文尔雅的笑容,语言柔韧,质朴但不掩执著与刚毅。这是路甬祥频频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标准像”,即便他在2003年3月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国家领导人后,仍然是这样。

  在央视国际的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开场白说:“我们请了一位特殊的科学家,因为我们知道路院长本人是科学家,作为中科院的院长,有人说您是管着科学家的科学家…… ”

  路甬祥赶忙说:“我要纠正一点,我是为科学家服务的科学家。”

  主持人又说:“据我所知,您是中科院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院长,是吧? ”

  路甬祥说:“这是因为我出生得比较晚。”又说,“但是我相信以后的院长也许会比我更年轻。”

  在1978年那个“科学的春天”里,一篇描写科学家的报告文学风靡了全国,但是一个陈景润式的“科学怪人”也给了人很深的印象,仿佛科学家都是那种“走路撞到了树,还说是谁撞了我”的模样。可是,我们走近路甬祥这个“管科学家的科学家”,会发现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生活中的路甬祥是一个兴趣广泛、情趣盎然的人。

  路甬祥喜欢读书,而且涉猎广泛,《李约瑟文集》、《科学史》爱读,《邓小平文选》爱读,各类名人传记更爱读。每逢出差的时候,总不忘带上一两本英文或德文的原版杂志,或是名家著述,或是小说

散文

  他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曾经有过收集名家指挥著名乐团演奏的音乐唱片的爱好。对绘画艺术也有偏爱,比较喜欢欧洲印象派的画,尤其是荷兰画派的画。他说:“像凡高的画,风格独特,意蕴悠远,任何时候看到都给人强烈的艺术美感。”

  喜欢动手的习惯他至今犹然,在他家的书房、卧室、客厅里,或悬挂,或摆放,少不了他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这些小制作为他的家居生活增添了色彩,或许还可以采撷一片童年心情。当然,对于他而言这更是一种难得的放松和调节。那里面流淌着他独特的匠心,体现着他崇尚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身为科学家,而又喜欢艺术,就比常人多了一份憧憬:“21世纪呼唤着艺术与科学的整合,艺术与科学互融、互动、互补,一定会为世界带来更加壮丽的明天,使新的科学发展更富人性关怀,为新世纪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倾注创新的活力。”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