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整形医生松江学“顾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3日13:32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许沁报道

  整形医生每天都要在求美者的脸上和肌体上“飞针走线”,这与顾绣艺术家的精致绣花有异曲同工之处……今天上午,本市一批包括整形医生、美术班学生等在内的顾绣爱好者,特地来到松江观看了400多年前的顾绣珍品,并在现场和顾绣艺术家们比赛“顾绣”,相互交流、切磋“穿针引线”的经验。

  比赛“顾绣”

  巧学“绣花”

  上午10点,一批顾绣爱好者在松江参观了顾绣精品和顾绣艺术家的现场示范表演,丝线巧妙地穿过丝帛,几乎看不到痕迹。

  随后,两位整形外科医生、植发外科医生也跃跃欲试,拿起绣针,试着在丝帛上行针。半小时后,记者发现,虽然整形医生初次尝试的顾绣作品不及顾绣艺术家的精美,但在走线、行针上,也相差不多。

  据介绍,顾绣的神奇之处在于:寻常一根线可以分为16丝,每一丝又可分成16毛。一般的刺绣是用整根线绣成的,惟独顾绣是用“一毛”绣成,因而格外精细。临摹名画的顾绣,看起来是画,摸起来却是丝。

  整形、顾绣相似在“精细”

  “我们做整形手术,每天都要为求美者缝针,针脚也要求细密。但和顾绣艺术家的走线相比,还是有点差距。

  我们要好好向她们学习,手术缝线时又要快,更要好。”一位整形专家说。

  记者了解到,在整形外科中所使用的针线比顾绣的针线更细,肉眼几乎看不见,需要借助显微镜、放大镜才能看清。但在“绣花手”上,两者仍有共通之处。

  只绣不卖慢工细活

  记者了解到,被称为“绣艺之祖”的顾绣发源于上海、江苏之间的松江地区。松江区文化馆馆长唐西林告诉记者:“当时,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中的女眷创造出一种‘文人刺绣’,以名画为蓝本,用丝线代替水墨临摹,效果惟妙惟肖。”

  但因后继无人,这门刺绣艺术近十年来日益凋零。今年年初,由上海文广局申报,顾绣已被正式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保护名单。但据调查发现,顾绣的第一代传人已80多岁,第二代传人也已五六十岁。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涂以枫夫妇和另外两对年轻夫妇成立了旨在复兴顾绣的一家公司,并在苏州找到了从业苏绣20多年的陈红英、濮关键夫妇,以重现“顾绣”。

  据悉,他们先从历代古画图录中精选题材,再寻找资料、寻访专家,最后组织绣娘创作。每幅作品完成耗时少则三、四月,多则一两年。现场一位上戏附中美术班学生感叹:“顾绣的美,美在细节,充满了上海文化的精致韵味,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更要由我们这代年轻人来完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