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破烂王”的愿望令人震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5日10:48 广西新闻网

  河北深州市东街村64岁的“破烂王”高建民,20年捡回万册藏书,涉及文学、医学、科技、社会、法律等内容,其中还有部分珍贵的文献资料。一些藏书爱好者出高价购买他的书,但他坚决不卖,每天供村民们无偿借阅,已达5万多人次。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这些图书利用起来,办一个文化室,为乡亲们读书致富提供方便(据《河北日报》5月4日报道)。

  我为“破烂王”对书籍的珍惜,并从中体现出的对知识对文化的尊崇而感动,也为万册藏书终于物有所值而欣慰。如果没有“破烂王”的义举,这万册藏书差点沦为破烂,而这在当今其实并非偶然现象。就在4月23日第11个世界读书日前一天,一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首次低于50%。也因此,日前,中宣部等11个部委首次联合倡导发起全民阅读活动。

  一个民族的复兴和强大,必定因为这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能在不长的时期内赢得转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民族有着读书的习惯,在公交车站候车时,手捧书本倾心阅读,几乎是常见的俄罗斯街头一景。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们拥有了应对风浪最为需要的软实力。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在我们的生活中,读书的氛围同样十分浓厚,刻苦自学蔚然成风。书店里常有排队买书的长龙,图书馆座无虚席,各种沙龙经常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常有各种报告、讲座吸引青年人,街头的阅报栏前围满了读者,读书自然也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话题。那段时间的“读书热”,显然在改革开放初期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在市场竞争已经发展到科学技术竞争的今天,放弃读书意味着退出竞争。因此,即使像微软集团老板比尔·盖茨这样的顶尖级“忙人”,也把读书当成生物钟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他自己所说,“我通常工作到午夜,接着回家,花一小时左右时间阅读一本书或看《经济学家》杂志”。确实,身处现代社会,不读书必定离淘汰出局不远;而发奋读书,最能体现出积极追求永不满足的精神,以至使我们民族永远地持续进步。因此,当读书风气令人心焦地淡薄之时,一个“破烂王”拯救书籍的努力让人肃然起敬。而面对他捡破烂之余,还要办一个文化站的愿望,我们在震撼的同时,还有什么理由不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呢?

  ■浙江 钱夙伟编辑:杨东作者:钱夙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