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者认为复兴国学并非排斥西方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6日09:09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5月6日电(肖春飞 刘丹 钟喆)“国学”热潮正在中国涌现:一群著名文化人士去年公布了《甲申文化宣言》;中国政府宣布将在海外成立100所孔子学院;曲阜市政府首次主持公祭孔子诞辰大典;北京、湖南等地的小学课堂传出了久违的读经声……

  “重振国学,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恰恰是为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日前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纪宝成说:“对于西方优秀文化,我们应该学习、吸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全盘继承,应该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国学不应该仅仅停留于形式上的‘读经学典’,更重要的是发扬中华民族的智慧,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姜义华教授认为,国学包含儒学、诸子学等思想学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儒学是其主干。“国学不是一经创造就凝固不变的,而是蕴含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当中传承,经过不断解释、不断创新而一次次焕发青春。其实,弘扬国学,对西方文化开放与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成果并不矛盾。”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说:“中国古代的学术源远流长,但是在近代面临着与西方学术共生共荣的问题。因此,国学虽然有时也被国粹主义者所张扬,但是国学的主流人物却始终将国学与西学视为相依为命的产物。”

  不过,专家更担心的是中国青少年

传统文化底子越来越薄的现实。中国孩子吃着
麦当劳
、喝着
可口可乐
、看着“哈利·波特”长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却越来越少。不久前一份对北大、清华和人大这三所中国著名学府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对于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回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为48%。

  “一个小时候没有读过经典的人,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他就没有智慧的起点。西方人是通过读本民族的童话来完成这样的‘镀金’。而中国孩子过去的教育就是有选择性地读一些经典,尤其注重背诵。虽然对于青少年来说,背诵经典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背诵经典对他们有好处。这个过程中,经典就‘积淀’在他们心中了。这些经典在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上、人生境遇中一定会有所领悟,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复旦大学的王德峰教授说。

  专家认为,跟中国目前的“英语热”相比,“国学热”的范围就太小了。目前,中国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专家认为,英语要学,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丢,这就需要让更多的中国青少年喜爱“国学”。

  王德峰教授说:“西方学界关注东方文化,尤其关注中国思想。我们应该观察到中国加入世界大家庭,特别是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之后,中国人不应仅接受西方文化,也该把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思想内容和她对世界的基本理解和感悟传播给西方世界。”(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