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访阎良农民科技名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10:38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在阎良区北屯街道办李浩村有一位普通的农民“名人”。说他普通是因为他土生土长,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土气,活脱脱一个关中农民;说他有名,可不夸口,前不久刚被农业部授予“科技入户”工作先进科技示范户。42岁的张伟对于“技术”这两个字,有着独特的诠释和理解。

  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是一种快乐

  张伟的父亲是一名工人,由于家庭条件不错,他让父亲买来《蔬菜种植与管理》、《蔬菜常见病虫害防治》等专业书籍。他边种植、边学习、边摸索。苦于基础薄弱,对于专业术语他就一字一句地啃;为弄懂一个问题,他常常废寝忘食、夜不能寐;为了验证一个数据,他跑遍周围菜区作株形对比;为了掌握一种农药的特性,他就在自己地里试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农民的种植观念还相当落后,一些人不理解,家人也埋怨,对于这些张伟只是一笑而过,因为在他看来,枯燥的农业科技知识是鲜活的,用这些技术和辛勤劳动培育出自己满意的产品是一件快乐的事。

  学科技就要勇于尝试,有冒险精神

  2005年,区农技站要推广一项辣椒新品种,张伟立即要求在自己的棚里做试验,面对陇椒2313新品种,许多菜农望而却步,但执着的张伟果断在自家的育苗棚内定植育苗。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从种子入土那天起他就背着铺盖卷在棚外看护,测温度、查芽势、做记录,经过试种表明新品种表现相当良好,亩收益达6500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把技术交给菜农,和菜农交朋友

  朱应军是李浩村新西组的一个村民,看到别人靠种菜富裕起来,他心中非常羡慕,自己也想种植蔬菜,但苦于没有技术,只好作罢。张伟得知后,及时找到朱应军说:“你尽管种,技术有我呢。”当年,朱应军发展了4亩菜地,从育苗、移栽到管理各个环节,张伟手把手地帮,最终朱应军收入一万余元。本村李科峰种了8亩“凯旋”西葫芦,这个品种的特点是坐瓜率高,但李科峰的西葫芦种出来却成了“袖珍”式,张伟经过深思之后果断提出了“疏瓜”的补救措施,挽回了李科峰的损失。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人说他傻,张伟却始终认为:要当农业技术员就不能只做“稻草人”,关键的时候要能为菜农解难,能为政府分忧。(纪超张雅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