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超越血缘的亲情:鸡西市薛家村王桂琴三十载照顾独居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09:08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李飞

  30多年朝夕相处,30多年胜似亲人。在鸡西市恒山区红旗乡薛家村,72岁的王桂琴、40多岁的弱智儿子与96岁的田绪仁老人,演绎着超越亲缘的感人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从前,田绪仁与王桂琴住邻居,是王桂琴老家一个远房表姐的叔公公。30多年前,
善良的王桂琴看田绪仁独居挺可怜,就和丈夫商定把老人接到家里。尽管夫妻俩拉扯四个儿女,大儿子还弱智,可一家人对老人格外呵护,好吃的好用的,都放到了老人的床头。孤苦伶仃从此一去不返,享受着浓浓亲情,老人整天乐得合不拢嘴儿。几年后,丈夫因病离世前,嘱托妻子照顾好这位叔叔。

  王桂琴挑起千钧重担。大儿子自小弱智,至今还不能独立干活。白天,王桂琴像男人一样下地干活,晚上,操持家务照顾老小,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一声怨言。看她这样操劳,邻居们劝她再找个人家。她回答:“我要走了这个家就散了,我心不安啊。”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时常忍不住落泪,但内心的苦楚却从不在老人面前流露。她怕老人难过。

  一年冬天,老人突然瘫痪在床。王桂琴急坏了,四处求医,听说什么药能治老人的病,赶忙去买,没有钱就求人借。老人便秘,她用手抠。刚换的床单、衣服弄脏了,她一刻不等马上换洗。每天还要给老人搓手、捶背,热水洗脚。孝心感动了苍天,半年后老人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慢慢地能下地走动了。

  多年来王桂琴养成了一个习惯,秋天卖了粮食,置办完日用品,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人大包小裹地买营养品。农忙时节,她起床吃完早饭,把老人扶到有阳光的大屋里,铺好被,打开电视,再到地里干活。老人爱吃肉,她做了,儿子夹到她碗里,她夹给老人,老人吃剩了就留到下顿。一次参加婚礼,人家给她一块西瓜。她咬了一小口,赶紧跑回家让老人吃。邻居们知道了,以后不论谁家办喜事,都挑些好吃的让王桂琴带回去。自己都70多岁了,还要侍候90多岁的老人和弱智的大儿子。儿女们看着心疼,再三要接她们一起生活。王桂琴怕老人不习惯,婉言拒绝。

  田绪仁现在是村里的大寿星,人人羡慕,王桂琴照顾得更细心了。每天早晨,她都先端杯水到老人的房里。听到老人的应答,才放心地去做早饭。老人眼睛不好,每顿饭她都准备好几个碗,把每样菜夹到老人跟前。晚上临睡前,给老人洗头、洗脸、烫脚,不厌其烦。老人行动不便,她专门嘱咐儿女买来轻便的鞋。怕老人寂寞,她忙里偷闲陪着聊天、看电视。

  在常人眼里,王桂琴为了这个捡来的老人付出太多,活得太亏了。可在她眼中,天天看着老人快快乐乐健康长寿,这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