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摒弃“无意识歧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09:16 河北日报

  在我国,勤劳一直都是美德。民工是最勤劳的一个群体,在城市中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城市中,常常透露出人们“无意识”歧视农民工的心态。

  4月9日、10日两天,11名在北京打工的河北邯郸的民工吃饭时,连续3顿都发现,饭菜中有别人吃剩的鸡骨、鱼刺、鸡蛋等东西。工地的包工头承认,米饭里的剩菜的确是他们吃剩下的,并称,掺剩东西本是“好心”,这也是为民工好。“有些人就很喜欢吃。”他们
说这些话也许是真心的,因为他们已经把民工放在比自己低下的地位上。

  就因为这种无意识的歧视,已经渗透到了城市中,成为一些人的一种心态。笔者曾亲眼见过,某学校门口正在施工,工人挖了一条很深的下水道,好几个工人正在下面工作。下课了,学生们陆陆续续的出来,不少学生直接就从工人们的头顶上跨了过去。只不过是多走区区的两步路,就可以让工人们免受“胯下之辱”。不是学生们做不到,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把农民工的尊严踩在了脚下。学生们都是善良的,他们不会承认自己歧视农民工。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善良已经被无意识的歧视毒害了。

  大凡在城市中生长的孩子们,并没有多少机会认识和了解农民工。他们所能了解的信息都来源于家长和社会。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碰脚趾头的时候,你就呵斥他:“这是个脏东西!”久而久之,孩子将不再敢碰脚趾头。在他们的意识里将一直保留“脚趾头是个脏东西。”

  如果陈芃宇、李玉杰和周云萌没有机会做这个调查,如果他们没有跟农民工接触,也许他们还是会将“贼”这个字眼和农民工联系起来。孩子们只有体会了才会明白:“哦,原来脚趾头并不是脏东西。”

  在南京,有一群中学生举办了一个农民工题材影展,用照相机刻画了九十九幅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群体的喜怒哀乐,记录了一个他们平时完全接触不到的世界。对这些中学生来说,农民工的生活让他们受到了震撼,而他们所记录的,也同样震撼了人们。参观摄影展的人络绎不绝,但与其他展览不同的是,在这里每个人都安安静静地观赏,神情非常严肃。

  一个城市是否走向成熟和文明,善待农民工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志。而善待并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需要普通的人们为他们做什么事情。只是请看他们的眼光有所改变吧,也许一个对他们表示尊重的眼光、一句让他们感觉到重视及尊重的话语会让他们感受到被这座城市的接纳,会让他们感受到城市人的热情。而这种热情,也将带给城市的孩子们本真的善良。

  文/本报实习生 邱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