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要求 省人大副主任桑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09:22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2005年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与时俱进地保持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党的先进性有着科学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具体体现在科学的理论创新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及和谐社会之中。

  第一,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党保持先进性的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要求我们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并且与时俱进,伴随着时代、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向前推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事业要向前发展,一方面不能丢掉“老祖宗”,一方面又要开拓“新境界”。“老祖宗”不能丢,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原则。丢了“老祖宗”,就会丧失根本,就会亡党、亡国、亡社会主义。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同时,一定要有“新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条原则。因为我们党要适应新的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就必须形成新的理论,用新的思想、观点去认识、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新境界,就会停滞不前,也会亡党、亡国、亡社会主义。

  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与时俱进的典范。对于自己创立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他们不但是这样要求的,而且本人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理论的。他们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而修正那些过时的结论和观点。

  第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党保持先进性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创新与发展。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强调市场经济只能与私有财产制度相联系,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

  首先,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从1979年起,邓小平就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其次,搞市场经济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邓小平说:“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搞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

  第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党保持先进性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

  首先,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人民取得的民主权利,如果不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其次,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近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证明,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制。第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形式。法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邓小平指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的关系。”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这是一条已经被历史所反复证明的规律。第五,实行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统一的。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保障。因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被载入宪法和党章之中。

  第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党保持先进性营建浓厚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

  首先,要从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来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本世纪头20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国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巨大。其次,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现代化的、新型的和谐社会。第三,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是否和谐,又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标准。

  第五,党的先进性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伟大创造,集中体现了党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的精神风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善于科学总结经验、注重认真学习经验,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好、发展好,从而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惟有如此,我们党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永葆先进性,不断夯实党执政的根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