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狠刹择校风 上海叫停高中跨省招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10:08 青年时报

  教育界人士表示欢迎,学生家长感到惋惜

  上海市教委日前证实,今年上海市所有中学将停止向外省市招收高一新生。尽管上海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这只是一个暂时的举措,但此举在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跨省招生是否“掠夺”人才

  上海市的高中面向全国招生已经有些年头,早在2000年,上海位学中学、复兴中学等一些普通高中就曾在宁波联合招生。去年一年,仅湖州市就有120多位成绩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到上海就读高中。

  有教育专家认为,上海市这种对全国优秀生源的“掠夺”,反映出了上海一种高明的人才政策———这些优质生源为其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人才储备。

  上海的“获得”意味着其他省份的“流失”。面对上海这种跨省招优秀初中毕业生的做法,有些省市教育部门认为是上海利用了地域特权,和现在提倡的均衡发展相违背。

  而上海高中面向全国招生,对浙江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上海的两个近邻———嘉兴和湖州。德清一中涂校长透露,每年德清都有20名左右初中毕业生被华师大附中、上海中学等上海的中学招走,而这些学生,都是德清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而在湖州中学,跨省招生还扰乱了他们的招生秩序,去年他们计划招12个班级的学生,结果只招满了11个班级。而对嘉兴来说,影响还不仅限于高中阶段,“影响从幼儿园开始直到高中。现在,有不少家庭,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送到上海去读书了。”

  对于此次上海叫停高中跨省招生,嘉兴、湖州等地教育部门都表示欢迎,“这是招生秩序走向正常化必须迈出的一步。”嘉兴市教委某负责人表示。

  家长认为断了这条路可惜

  上海的中学到外省招生,报考生源除需在浙江省中考够上省重点中学分数线,才有报考资格,而且,每个上海的中学还会举行各自的选拔考试,因此,上海的中学对生源的要求几近“苛刻”,取得入学资格的,基本上都是浙江省内最拔尖的一批学生。此外,每个学生入学,还需缴纳5至10万元不等的择校费。

  即便如此,湖州、嘉兴等地一些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对让孩子到上海就读高中仍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可以让孩子拓宽眼界,固然是一方面原因,更主要的是让孩子可以在将来的高考中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嘉兴宋先生表示。

  据了解,除了拥有优越的教育资源,上海市对外省市学生就读上海高中也给予了很多政策优惠,这些学生可以获得与上海本地学生相同的待遇,优先报考上海的高校,并且在高中毕业两年内享受与上海学生一样的待遇。

  “浙江省有4000多万人口,每年只招收7万名左右的大学生,而上海1000多万人口,招收的大学生却有十多万,在浙江考上专科分数线,在上海就能上重点线了,差距明摆着啊。”不少学生家长希望借此能够帮助孩子回避浙江省激烈的高考竞争。

  对于家长来说,上海跨省招生能给他们子女一个机会,如今这条路断了,一位初中应届生家长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深感惋惜。

  专家希望借此狠刹择校风

  “这是择校现象的延伸和发展,对教育的有序发展有负面影响。”有教育界人士提出,“择校问题的核心是教育发展不均衡。但择校现象如果不加遏止,其结果只能是优质教育资源不优。”

  他说不少原先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由于择校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现象,一些学校,将原先的音乐教室、实验室都拿来做教室,教学设施严重缺乏。而教师面对人数严重超标的学生,也是身心俱疲,哪里还谈得上优质教育?而一些教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却因常年招不到好生源,面临生存危机。

  “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择校现象出现,而择校现象的出现,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集中;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进一步加剧了择校现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代表一针见血地指出,择校问题的存在,折射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不够的现状。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向收入高的一部分人倾斜,其实是剥夺了受教育者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对收入偏低的社会成员是不公的。而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将不利于国家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希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停止,”对于上海叫停高中招收外省学生一事,他说,“其实,省内择校情况也很严重,一些县市优质生源流失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的情况也很严重。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教育部门是时候考虑起来了。”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邵宇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