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获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10:03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于9日晚在北京揭晓,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与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湖南洪江高庙遗址等入选。

  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考古于2005年4月启动,江苏省文物局组织南京博物院和南京、镇江、常州等地博物馆及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共80余名专业人员分别组成8支考古队,同时对宁常、镇溧高速公路沿线的土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是江苏历史上规模
最大的“考古会战”。

  土墩墓是西周时期江南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埋葬方式,有坟丘而无墓穴,在地面上安置死者和随葬器物,然后堆积起未经夯打的馒头状土墩,每个墩内埋一墓或埋几座甚至十几座墓。由于各地发现的土墩结构异常复杂,争议不断,迷雾重重,是一墩一墓,还是一墩多墓?是平地掩埋还是竖穴挖坑?祭祀器物群与墓葬存在什么关系?诸多问题使土墩墓成为长期困扰南方考古学界的谜。这次抢救发掘为解开江南土墩墓之谜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

  在长达半年的考古期间,考古队伍先后调查发现土墩墓46座,实际发掘土墩40座。共清理墓葬233座、祭祀器物群(坑)229个、丧葬建筑14座,出土文物3800多件。这次土墩墓的发掘,不仅丰富了江南土墩墓的种类,而且在土墩墓的形制结构、埋葬方式、祭祀习俗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确认一墩一墓与一墩多墓并存、明晰堆土掩埋与竖穴土坑共存、首次发现一墩多墓的向心布局、发现形式多样的丧葬建筑遗存、首次发现明确的墓地界域、确认土墩墓存在着以瘗埋器物群为主要特征的祭祀习俗。考古队通过科学发掘,还原了土墩营造过程,首先平整土地,再在其上铺垫1—3层土,形成土墩的基础;在基础的中心部位建造中心墓葬及相关建筑、封土形成最早的坟丘。也有在土墩中部生土面或基础面上建造祭祀性建筑,后在建筑基础上堆土再建造中心墓葬;以后不同的时期在坟丘上堆土埋墓,或进行祭祀活动;在一定时期后再进行一次封土,停止埋墓和祭祀活动,完成该土墩即墓地的经营过程。

  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考古以明确、翔实、可靠的田野考古学资料确立了土墩墓在中国青铜时代考古学中的地位,对研究商周时期中原文化和江南土著文化的关系、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进程等重大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推动江南土墩墓的保护提供了最新的价值判断和学术支撑。

  评委会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工作成为文物部门的艰巨任务,国家文物局每年通过审批的考古项目有80%以上是基建中的考古发掘。这种性质的发掘具有时间紧、任务重、发掘成果不可预见等特点,入围十大考古的项目基本也属于此类。而发掘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和信息的科学提取手段以及信息量等越来越受到专家关注,因此,十大考古的评选有助于提升基建考古中发掘者的文物保护意识,带动对学科建设的思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