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顾利亚教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17:52 光明网-光明日报 | |||||||||
今年是交通大学建校110年。历史际会造就了四所交大: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与北京、上海、西安的三所交大相比,位于成都、在业内声望显赫的西南交通大学显得更低调,也更平淡。带着对一所培养了茅以升、竺可桢、杨杏佛、林同炎、黄万里,辗转中国数省、18次搬迁而办学不辍的学校的好奇,记者走进西南交通大学,采访了学校党委书记顾利亚教授
记者:很多人对地处四川成都的西南交大并不了解,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西南交大的建校历史? 顾利亚:我们也感觉到外界对西南交通大学的了解不够,与学校实际的历史地位、学科成就、发展现状和业内认同都有不小的差距。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是肇始于1896年5月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她是中国土木、交通、矿冶工程教育的发祥之地,也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高等工科学府之一。1900年9月,八国联军入侵,办学被迫中辍。1905年8月,清政府恢复铁路学堂,改址河北唐山,改名为唐山路矿学堂。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学校数度搬迁,最终在贵州山区小县城平越(今贵州福泉)暂时站住了脚跟。正是在这个落后封闭的山区小县城,走出了学校历史上最为众多的院士、知名教授、专家群体。1944年11月,日寇侵占贵州独山,学校被迫停止教学。1945年2月学校在重庆璧山再度复课。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8月迁回唐山原址办学。 解放后,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我校水利组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和化工系调入天津大学,采矿系调入中国矿业大学,冶金系调入北京科技大学,学校成为为铁路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点工科大学,并更名为唐山铁道学院。1960年10月,学校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4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学校开始内迁四川峨眉。1972年3月,学校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在成都扩建总校(峨眉为峨眉校区),1989年9月,学校工作重心转移到成都(九里校区),2002年底,成都犀浦新校区建设开工,2004年9月新生入住。至此,西南交通大学“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新格局正式形成。 记者:西南交大的历史令人动容。我注意到交大精神很能够总结西南交大顽强的发展历程。能介绍一下交大精神的由来吗? 顾利亚:我校的精神是“竢实扬华,自强不息”。1916年,原民国教育部在北京举办全国高校学生成绩展览。参展的高等学校共74所。我校得分为94分,名列第一,时任教育总长的近代教育家范源濂先生亲自书写了“竢实扬华”的匾额奖励我校。 “竢实扬华”可以有多种理解。“竢”为等待之意。“实”有“果实”、“务实”等意,“扬”则有“显扬”、“传播”等意。“华”首先指“中华”,同时也有“花”、“光彩”等意。整个句子联起来可做多种理解:既有“培养人才,扬我中华”之意,又有“求真务实,振兴中华”之意,还有“把人才培养好,显露光彩”之意。“竢实扬华”一词语义十分丰富,但最基本含义是爱国主义的,是指育人报国、以学报国。 “自强不息”一词也是我校110年顽强拼搏的真实写照。110年来,学校备尝八国联军入侵、抗日战争颠沛流离、唐山大地震之苦,饱经战乱和天灾人祸,加之校址搬迁,一直动荡不定。据粗略统计,这110年中,学校搬迁累计有十八次之多,历程五万多里,校名更换了18次,成为中国大学中搬迁最多,更名最多的一所大学。 在遍布全国和世界的十万余名毕业生中,有茅以升、竺可桢等老一辈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有34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国家著名的建筑勘测设计大师。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就有3位是我校校友。 记者:请介绍一下现在西南交大的发展情况。 顾利亚:经过110年的建设和发展,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已拥有研究生院、18个学院和3个独立系,具备网络教育、继续教育能力,形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体系。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和新任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特色强校、人才强校、成果强校的发展战略,尤其在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领域,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本校特色的强势、优势学科群。 “一校两地三校区”办学格局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我校教育的发展,现在有各类在校学生7万余人。在现有的68个本科专业中,非工科专业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已基本形成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农、医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体系。 记者:作为工科特色突出的高校,西南交大如何保持自我创新能力? 顾利亚:优化学科结构,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构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持续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的“大交通学科”体系,是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长期坚持不懈的基本原则。 近十年来,我校在国家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三次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一大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转化和推广。十年来,学校倾全力服务中国铁路和新型轨道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交通运输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已经拥有了全国交通领域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而像“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世界上第一辆载人“高温超导磁悬浮实验车”等已经成为学校科技自主创新的标志成果。 在我国铁路交通发展的每个阶段,我校均以其理论贡献、人才优势、技术支持发挥了关键作用。我校拥有轨道交通领域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综合优势,目前更全力开展高速重载机车车辆、磁悬浮交通、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线下工程、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轨道交通运输组织与信息化、轨道交通安全与可靠性和现代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为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顾利亚 江苏海门人,1956年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大铁道工程系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并留校任教。历任航地系系主任助理,党委组织部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校党委委员、常委,校党委副书记。2001年7月任校党委书记。多年从事工程测量的教学与研究、学校教学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先后主讲过三门测量专业课程,发表专业和党政管理文章数篇,主持和参加了多项部级科研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