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留足闽江通风道 给市区降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02:19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关永辉 马智晔

  本报讯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带来热岛效应,但如何遏止热岛效应的加速度状态,是居住在这个城市中每个人所关心的问题。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最近的研究表明,最近7年,福州建成区热岛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上升了4.5个百分点,城区及周边地区热岛效应面积增加66平方公里。

  建设规划滞后

  福州热岛现象加剧

  城市热岛,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热岛效应还会加剧大气污染,因热力作用,有害气体、烟尘在市区上空累积不易散去。

  数据表明,目前,福州市区温度一般比周边郊区高0.4~0.7℃,夏季的傍晚温度梯度最明显,市区可比周边郊区高出1.5~2℃。但在上世纪60年代,福州市区气温仅比郊区高0.16℃,70年代高0.17℃,80年代升到0.2℃,升温最明显的,是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大的鼓楼、台江。

  热岛效应虽是城市化进程的衍生物,却可在规划与建筑时尽可能避免。前不久,福州某处要建大型建筑群,已通过的设计方案是前一排是高高的弧形建筑,其他建筑都窝在这幢建筑的后面。长年从事热岛问题研究的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徐涵秋一看到这个设计就直摇头,因为这个设计方案只注重视觉效果,却不注重环境效果,它将导致风在建筑群中流动不畅,热量无法扩散,进一步加剧了热岛效应。

  一名环境研究学者告诉记者,大家对热岛效应关注了很久,但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却对其考虑得不多。而在发达国家,某幢建筑附近要种树,往往事先要根据日照、建筑特点,测算出树木种在哪个位置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

  徐涵秋介绍说,地表蓄水可降温,但目前福州大多数建筑都是采用不透水表面,房屋如此,道路也如此。此外,建筑外表颜色与热岛效应也有关联,深色外表的建筑,热岛效应更明显。不过,建筑外表贴何种颜色的建材,现在没有太多限制。

  闽江通风道

  多种树少种草

  省政协委员孙君梅说,城市建筑物密度大,致使城市地表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向外扩散。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分布不合理,尤其是北江滨绵延的一系列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对福州市主导风东南风起着阻碍的作用,市区内静风频率进一步升高,愈是闷热。

  有关环境研究专家说,闽江边建高层建筑是免不了,关键是同时如何能让来自闽江口的东南风流畅地吹进城区,但这是个新课题。目前,我省从事建筑物对风力流速与流向影响的研究人士很少,这一方面应有所突破。而城市湿地与水域的减少,也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孙君梅建议,福州应营造楔形绿地和环城绿化带,从城市郊区沿城市的辐射方向,插入城市的绿地,这对改变城市生态十分有益。最可行的是做好南北江滨沿岸,各内河沿岸、各道路两旁的绿化,沿江、沿河两岸的林宽不少于数十米,建设环城绿化带应与城市森林结合起来。福州市正处于急剧扩大的发展时期,这给福州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历史机遇。这一点如能实现,热岛效应可进一步削减。

  还有哪些“城市病”

  请你来把脉

  在即将召开的“5·18”之“2006中国福州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将就城市扩张产生的种种“城市病”进行探讨。

  而在福州人口已经突破200万人,迈入了国内特大城市的行列,城市规模不可避免地急剧扩张,而“城市病”也不可避免地相伴而生。就福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困惑与现象,期待市民和专家向本报提供。电话:0591-87095055,传真:87095036;电子信箱:jjkbgyh@sina.com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