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广州:后“五一”楼市弥漫观望气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08:34 金羊网-新快报

  三大因素导致市民放缓购房步伐

  新快报记者 黄颖

  经过了焦虑的“五一”楼市,短短一周后,广州楼市开始弥漫浓烈的观望气氛。售楼部人丁稀少,开发商录得的成交数据减少。因为“五一”楼价已到了自住型市民的承受极
限,加上种种预示着调控房价政策的信号出现,现在市民看楼只是“看一看,想一想吧,容后再说”。业内人士表示,三大因素导致广州市民开始观望楼市发展,放缓购房的步伐。

  1:楼价到了市民承受极限

  市房管局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市十区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5956元/平方米,一季度城区中心楼价已经冲破7000元/平方米大关。今年“五一”期间,开发商推出多个过万元每平方米的新盘,加上不少楼盘新组团以2000-3000元/平方米幅度调价,整体楼价必然比上述数字要高得多。而且,在售的住宅大部分是100平方米以上的中大户型,平均一套三房单位售价65万-100万元,一套两房单位45万-50万元。对如此高的房价,很多市民大呼承受不了。

  “五一”一直在市区看楼的杨小姐说:“看了十多个楼盘,楼价便宜的是7000元/平方米,贵的2万元/平方米,大部分都是大户型,总价40万元预算哪能买到新房子啊,只好先不买了。”

  昨日还看楼的陈先生说:“前两年有朋友拿20万元存款做首期,在市区已经能买到三房单位,现在我看了几个合适的楼盘,即使是买两房单位,付了首期款后还付不了装修钱呢,看来还得节衣缩食两三年才能买新房子啊!”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广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会长谈锦钊表示,现在的广州楼价已经超过了中等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据了解,全市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3839元,一个中等收入的小三口之家,看来要7年多时间不吃不喝不消费才能买到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两房单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楼市供不应求可以使楼价急升,但楼价升至市民的购房极限,尤其广州市是以自住型购房为主的市场,楼价一旦达到极限,将迅速打击购买力和需求。他说:“不是市民不想买楼,而是真的买不起楼。”

  2:预期宏观调控政策出台

  据了解,楼市观望气氛的出现还在于购房者预期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从而把楼价压下来。前两天,广东省国土厅厅长林浩坤建议市民“不妨三年后再买房”,虽然说法有点“怪”,但厅长的言论已经引起了不少触角敏感的购房者的思考。

  房地产专家、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表示,省国土厅厅长既然能说出这么一番话,必然有其道理,是否意味着这3年内会有什么新的调控政策出台呢?

  已经在广州购买了多套房子的投资者梁先生称:“省国土厅厅长所得到的政府信息必然比一般市民要灵通得多,他虽然没有解释说这话的原因,但必定是有的放矢的,可能将有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也可能有新政策将会使楼价在3年后降到前两年楼价的水平。反正我是看清楚了才买房,否则高位入市,一定成为冤大头。”

  3月起至今,国家建设部一直在吹风可能出现新的调控措施。“五一”前,国家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副司长姜万荣说:“如果部分地区房价仍然保持强劲反弹趋势,不排除国家再次出台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可能性。”深圳政府在“五一”前表示将出台《关于稳定房价促进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公布八大措施遏制房价飙涨,当中最具影响的是把首付款提高至四成。4月28日,央行已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5月8日,央行宣布,上调各档次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8个百分点。

  昨日,有消息人士说:“央行拟推新的按揭政策以彻底打压房价,政策的核心是将购房首付款的比例从最低两成,提高到四至五成。”一系列的信息都显示着宏观调控政策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出台。

  3:广州开始出招稳定房价

  据了解,不少准购房市民不仅意识到宏观调控可能到来,近日还看到广州市政府开始出招稳定房价,所以选择先观望政策走势再考虑是否购房。“五一”期间,市国土房管局开展巡盘专项调查,发现了不少楼盘“捂盘”囤货。接着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听取意见,将制订政策规范开发商拿到预售证后的销售行为。

  昨日,市国土房管局公布,5月30日将启动预售房款监控系统,严防开发商挪用预售房款。有业内人士表示,该举动虽与稳定楼价无直接关系,但可以知道政府部门正密切关注楼市走势,积极规范房地产市场。黎文江也表示,近期广州楼价的急升已引起了上级政府的注意,广州的政府部门也正在不断听取各界的意见,希望找出稳定房价的方法。

  

广州:后“五一”楼市弥漫观望气氛

  图:黄金周后,广州楼市观望气氛浓厚。(资料图片)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