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国"阅读人口"仅占总人口5% 专家呼唤阅读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2日09:20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新华日报报道关于“世界阅读日”媒体上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国民的读书热情和个人藏书量5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5%!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55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而就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来看,9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400万字,若按每本书十万字,9年间就是40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足5本。

  接着就有出版业专家紧急呼吁,10年后,我们在哪里?在我国,有多少出版社思考了并且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事实上,近年出版界的好消息越来越少。2005年一项对几十家出版社的调查表明,库存量是当年销售量的两倍,超过一年的库存占60%,70%的出版社资不抵债。

  出版界同仁大多忧心忡忡,不禁感叹“用心于文”的“心”散了,“钟情于书”的“情”移了:社会发展中的噪音和荧屏信息时代的冲击波,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纸质阅读的空间。作为阅读工具,纸质到网络的变化,是无可厚非的进步;作为文化载体,书本阅读肯定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低迷使我们对民族文化之脉和民族精神之魂能否延续产生忧虑。

  而不计其数的名为“读书”的中小学生严格地说不是在“读书”,是在应试,课内在应试,课外也在应试;严进宽出的大学校园内,大学生玩的是QQ、Blog。本该是阅读生力军的他们,却为现行教育体制中的种种弊端所迫。“拯救阅读”,使人真正感受阅读之妙,油然生出阅读愿望,实在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没有现行体制的良性保证,要达到预期目标,很难。

  阅读量和“阅读人口”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图书需求萎缩,反映到图书市场上就是教辅类、考试类书籍满天飞。若将中小学生为应试赶考,成人为应付职称、晋升、出国而去读教材教辅类书籍称作阅读的话,也是一种功利性阅读;那么出版社为求经济效益迎合此类需求,则可称为功利性出版。功利性出版还表现在热衷于出版个人或单位自费出版的图书,欧美出版界称之为“虚荣出版”,赚了几个小钱,却丧失了铸造品牌的时机。

  近些年每年全国出版新书20万种,其中教材教辅超过70%,余下30%中不乏“虚荣”、“功利”之类,非功利性的图书寥寥无几。非功利性的图书往往是一些具有文化传承特性和品牌效应的畅销书,因短期内难以盈利,加之图书市场秩序不佳,不少出版社轻易不敢出或干脆不出。这样,就形成一个怪圈:读者找不到好书,好书找不到读者,久而久之,会不会连那5%的“阅读人口”都保不住?缺乏品牌图书的市场引领,也是阅读量和“阅读人口”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事业不像事业,企业不是企业”的尴尬,使应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出版事业长期投入不足,使应由市场主导的出版产业长期发育不够。由此看来,没有相关政策上的支持和扶持,没有对图书市场秩序的强有力的治理和整顿,出版业不可能占据主动地位,更不可能具备引领阅读的实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