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他们有多苦?他们有多优秀?真实的寒门学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02:27 海峡都市报

  《阳光力量》一书中,刊载了由《海峡都市报》等全国十家主流媒体共同参与的寒门学子调查报告。这份近4万字的调查报告由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卫军英博士率领10多位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共向全国22所高校发放问卷2000份,其中近百份由本报与厦门大学等省内高校提供。调查问卷有效回收852份,有效回收率达到42.6%。

  本次调查收集了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青年群体的生存、精神状态的详细数据,以探
索这一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因素。调查报告指出,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需建构有效的政府、学校、社会、个人等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扶助机制,对贫困生进行经济、心理健康和个人能力上的帮扶。

  据悉,本次调查堪称中国近年来针对贫困大学生颇具权威的一次调查,对于中国当下300多万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现状,有着真实的描述。

  解读一·家庭提供的生活费

  贫困生每月生活费217元

  吃饭是最大的开支每天不足9元

  由于大部分贫困生还是依靠家庭提供生活费,因此生活费相当有限,受访的贫困生平均每月在217元左右,也就是说一年1953元左右(以每年9个月计算)。一半以上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在101~300元之间,还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能提供400元以上生活费的家庭所占比例较少。

  调查表明,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开支在300~700元之间,平均在576元左右,是贫困生的2倍。而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膳食费用居各项开支首位,其次是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的消费。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膳食在贫困大学生的开支中列居首位,但他们每天吃得并不是太好。调查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学子们每天的膳食消费在5~9元之间,其中5~7元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0.81%,87.71%的贫困生膳食花费在9元以下。

  解读二·家庭贫困原因

  近三成父母双亡或一方去世

  15%父母一方失业 13%双双失业

  首先从家庭人员结构来看,28.25%的家庭父母双亡或者一方去世,40%的家庭家人残疾或者患病,这样看来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劳动力不足,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维持生存尚且不容易,更不必说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了。

  其次从就业方面来看,15%的家庭父母一方失业,13%的家庭父母双双失业,这里说明的是家庭显性失业的情况,还需要提及的是,大部分的农民尚处于就业不足的状态。中国的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城乡二元对立、农业产品收入低,都可能使得这些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再次,从文化程度来看,由于所受的教育比较低,在知识水平上和专业技能上比较差,易造成失业或者找不到其他就业途径。最后,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的制约、突发事件对于家庭的打击,都有可能使家庭致贫或者经济恶化。

  解读三·贫困带来不利影响

  贫困是一种动力

  九成贫困生成绩中等偏上

  调查表明,23.50%的阳光学子表示自己学习成绩居于班级前几名,约有一半的学子是中等偏上,中等偏下及最后几名的比例加起来只有7.1%。在问及“是否因为是贫困生而对自己学习要求更高”时,共有93.8%的同学持肯定答案。

  从统计情况来看,有近一半(44%)的贫困学生没有异性好友。这说明寒门学子的人际交往面比较窄,在同异性相处时感到紧张或自卑。从面对面的访谈中得知,为了面子或者是避免让异性瞧不起,有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而有意识地不与异性交往。

  调查同时表明,约有67%的贫困生只有1~5个关系密切、能够得到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有6个及以上关系密切朋友的比例只有28.3%,还有36位受访者明确表示这样的朋友一个也没有。这表明贫困生的社交圈比较小,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容易向人敞开心扉,因此朋友比较少,关系密切的更少。

  解读四·对增加回报社会意识的促动

  希望能够回报社会

  在问及人生目标时,有78.5%的同学选择“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而选择追求声誉、财富和权力的共有61人,占7.2%。交叉分析后发现,在这61人中,有42人认为贫困给自己的精神、心理和学习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占69%。然而这其中有接近30%的同学期望将来的月平均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有些甚至是5万元。这部分人就脱离实际,表现出了一定的功利倾向。

  除此之外,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利群的资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减少了心理压力,让自己可以安心地读书,或者不用半工半读,这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温暖,觉得生活有了希望,从此学会了感恩社会,许多人希望将来有能力回报社会,将爱传递。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