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桥站一体惹祸 地铁五站遭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03:57 现代快报

  一场大雨,让地铁一号线五站遭了殃,尤其是小行站。昨天下午,三个工作人员一直在不停地用桶接、盆倒,但地下还是湿了一大片。据地铁建设处介绍,这全是“桥、站一体化惹的祸”,目前他们正在“抢修”,预计6月底完工,但代价不菲。

  现状:地上汪的全是水

  昨天下午,记者在地铁一号线沿线发现中华门站、小行站、安德门站、红山动物园站、迈皋桥站都有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小行站尤为严重。

  到小行站,记者刚下列车,就发现露天站台上三个出口已用线拦着。下到出站厅,只见右边一大块地用带着小旗帜的绳子与出站闸机口隔开,地上汪的全是水,一堵墙上,墙缝里哗哗地往外泄水,底下一溜排放了14个桶接着,四块长长的黑塑料膜从顶上挂下,一块直接垂放在窗外,水沿着膜可以直接排到外面。其他缝里流出来的水则只能靠桶装了。

  三名工作人员忙个不停,他们用带柄的塑料簸箕铲水往窗外倒,然后再用拖把吸,可仍旧来不及处理,水还是慢慢往外淌。“屋里的雨下得比外面大,这还算小了,大的时候到处是水……”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雨一直下,且很大的话,她们晚上还要加班。”据了解,这个情况已持续了一段时间。

  方案:50万只能保5年

  对于漏水现象,地铁建设部一直在研究整改方案,为此,他们还专门请了南京中建8局10人组对各站逐一进行修补。昨天,地铁建设处工程师赵红光告诉记者,其实这几个站点犯的是同一种病,“桥、站合一”,因为小行桥站合用的部位最多,所以问题也最突出。

  当初地铁为了节省资金,在站点与高架桥“交叉”的地方就采用了“一体化”设计,高架桥的基层作为站点的顶层,桥柱也就可以借用为墙柱,但没想到高架桥的“伸缩缝”留下了隐患。据介绍,任一处高架桥,为了避免热胀冷缩的破坏性,都设有伸缩缝,根据南京的气候,小行站上的高架桥基本上是每隔20米一处,这些伸缩缝靠密封的橡胶条防水,目前高架桥已建成使用了3年,大多老化,下雨后,水通过伸缩缝渗入,导致桥、站共用的结构柱里有水源源不断地往外涌。

  “我们制定了好几种方案,如果把所有伸缩缝都做处理的话,估计要有200万元,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只有这边几根共用的结构柱影响较大,所以我们决定把这块重点处理一下,大概50万元左右。”赵工告诉记者,此次在他们定下来的方案中,他们将选用防水性能好的防水卷材来处理伸缩缝,不过,仍旧无法根治,使用寿命只能保证5年,也就是说必须定期更换防水卷材,才能有效防止漏水。据介绍,所有站点整改完毕,估计要到6月底。

  二号线、南延线:将实施桥站分离

  有了一号线的经验,开工建设中的南京地铁二号线及一号线南延线建设中将会避免这个问题。昨天,地铁建设处表示,吃一堑长一智,在这两条线的建设方案中就明确定下“桥、站分离”的方案,即桥归桥、站归站,所有结构将不再共用,也就是说从源头上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

  快报记者毛丽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