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别斯兰到三亚:为了“忘却”的治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06:32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从别斯兰到三亚:为了“忘却”的治疗

劫后余生的俄罗斯儿童在三亚接受一个月的康复治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别斯兰到三亚:为了“忘却”的治疗

劫后余生的俄罗斯儿童在三亚接受一个月的康复治疗


  劫后余生的俄罗斯儿童在三亚接受一个月的康复治疗,本报记者记录下了这场硝烟后,抚平心灵伤口、忘却恐怖记忆的“战争”

  文 记者 柯学东 图 记者 骆昌威

  湛蓝的大海,摇曳的椰树,本月上旬,海南省三亚市椰林滩酒店迎来了一群特殊的
客人,他们是俄罗斯别斯兰人质危机中幸存下来的10名儿童。他们来这里,是为了消弭恐怖的创伤,也是为了忘却残酷的记忆。

  2004年9月1日,30多名恐怖分子冲进俄罗斯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1000多名师生和家长劫持为人质近3天,造成包括172名儿童在内的331人死亡,700多人受伤。人质危机后,包括中国、德国、法国、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为幸存儿童提供了治疗,这是“一场硝烟后,和平世界与恐怖主义的战争”。

  5月9日至12日,本报记者与这10名儿童一起生活了3天,现场感受对这批俄罗斯儿童实施的“中国式”疗法。

  记者见到这些孩子的时候,他们正在一边打闹一边整理着自己的武术服装。当天下午,他们要上两个小时中国武术课程,练习少林洪拳四十二式。

  15岁的赫达格洪拳练得最好,一招一式都颇有气势。三亚中医医院院长刘德喜在一旁用DV拍下了他练拳的全过程,显然,这是对赫达格的鼓励。

  9岁的鲁斯兰在同伴眼里是个“调皮鬼”,经常做一些令人想像不到的胡闹动作,但练起少林拳来,他和哥哥姐姐们一样认真,还嘀咕着要跟教练对练。16岁的达玛拉显然对少林拳很感兴趣,教练喊“下课”后,还嚷着让教练留下来单独辅导。

  从表面上看来,这群别斯兰儿童同普通孩子一样活泼、调皮,初来中国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高兴时嬉笑打闹,不高兴时照样打架、哭鼻子。

  记者注意到,这些孩子大多数都很活泼,他们喜欢跳舞,喜欢游泳,还喜欢足球。在三亚,13岁的季达就整天穿着一套英格兰足球队的队服,她说她非常喜欢足球,喜欢贝克汉姆。

  枪伤弹伤恢复良好

  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1周年,当天晚上,椰林滩酒店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型舞会,达玛拉是舞会上的“明星”,在舞池里摇曳的她丝毫看不出恐怖活动给她留下过任何的创伤。

  在当地人眼中,这群在海滩上嬉戏的孩子与他们见到的其他外国游客没什么不同。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随行的护士扎丽娜对记者说,经过一年半的治疗和护理,孩子们在人质事件中所受的枪伤、弹伤恢复良好,基本可以过像正常儿童一样的生活。这次他们的中国之行,是要用中国的针灸、推拿等医疗手段,加速孩子们的身心恢复。

  据了解,这10名人质事件受害儿童平均年龄13岁,由4名成人陪同于本月2日晚到达三亚市,治疗康复时间一直持续到29日结束。三亚市中医医院承担了这次跨国治疗的任务。

  对烟花爆炸警觉敏感

  可是,一年半前的人质危机毕竟并不久远,那一张张血淋淋的照片、孩子们偶尔慌乱迷茫的眼神以及他们身上那些鲜嫩的伤痕,都能让人阅读出人质危机给他们造成的身心创伤。

  鲁斯兰是10个儿童中最小的一个,是医生和随行的俄罗斯护士、翻译公认为最调皮的一个,几天来,不管游泳、画画,还是学武术,他都蹦蹦跳跳地参加,而治疗时,小家伙也非常“聪明”,只做按摩,不喝中药。静下来的时候,他还掏出手机玩游戏。绝大多数时候,恐怖记忆似乎已远离鲁斯兰。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鲁斯兰的命运是最凄惨的,也是最令人怜爱的。他的妈妈、姐姐都在人质事件中死亡,如今他与70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三亚市中医医院负责人到别斯兰挑选来华治疗的儿童时,鲁斯兰本来不在计划人选之列。后来,他奶奶颤颤巍巍地找到中国医生,含泪说起他的不幸,最终海南省卫生厅厅长特批了鲁斯兰来华治疗。

  3天来,记者发现,俄罗斯随行的医生阿兰对鲁斯兰特别照顾,经常抚摸着小家伙的头发以示喜爱。他们两人也睡在同一个房间。阿兰告诉记者,鲁斯兰的母亲死前是北奥塞梯一所医科大学的老师,与他是同事,所以他了解鲁斯兰家凄惨的命运,也一直在帮助这个可怜的小家伙。现在,学过中医的阿兰是鲁斯兰的专门医生。

  据阿兰说,虽然鲁斯兰现在很调皮,也很活泼,但在很多个晚上,小家伙会在噩梦中惊醒,而且对爆破的声音特别敏感。刚到三亚时,因为是“五一”长假,晚上,这个以旅游为特色的城市放了一些烟花。在听到烟花的爆炸声时,鲁斯兰立即惊讶地睁大眼睛,警觉地环顾四周,那一刻,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了慌乱、迷茫。显然,哪怕是这一细微的爆炸声也让他联想起了一些事情。

  阿兰见此马上对鲁斯兰说“没事,没事,是放烟花”,小家伙才对着五彩斑斓的天空欢呼雀跃起来。

  十天针灸头痛减少

  不仅仅是鲁斯兰,到三亚的所有别斯兰儿童都有一段凄惨的经历,他们或在爆炸中负伤,或在人质事件中失去了亲人。

  到三亚不久,随行的陪同人员曾经拿出一些照片给三亚市中医医院的医生看,“照片太血腥、太可怕了,有的尸体一边胸脯被炸飞,有的四肢残断……这些死者都是孩子们的亲人,而他们都是亲眼目睹了照片中的这一切,那一场面对他们幼小心灵的伤害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看过这些照片的医生对记者说。

  除了鲁斯兰外,14岁的扎利娜也失去了亲人,她姐姐被炸死,她受到了严重的惊吓,现在仍经常胸闷、心悸和做噩梦。椰林滩酒店离机场很近,白天会有些直升机飞过。在10日上午的针灸治疗中,记者注意到,当直升机飞过发生巨大的轰鸣声时,闭目养神中的扎利娜会立即睁开眼睛,警觉地看着窗外。

  10岁的弗拉基斯拉夫至今不敢一个人上街,说是“怕遇到坏人”。随行的翻译吉尼斯跟弗拉基斯拉夫住在同一房间,他告诉记者,小家伙经常半夜做噩梦,并用很大的声音说梦话。有意思的是,到三亚后,小家伙还在梦话里经常说“好苦,我不喝”。“显然他不喜欢那么苦的中药。别说他,我也不喜欢。” 吉尼斯解释说。

  10岁的阿密娜是个很温顺的女孩,颅内至今还残留子弹碎片,导致左侧轻度偏瘫、左下肢肌肉萎缩,而且经常头晕头疼。在三亚经过10天的针灸康复治疗后,阿密娜现在有很大的好转。

  16岁的阿伊达在人质事件后,性格变得非常自闭,记者在采访期间,几乎没看见过她讲话。还有些孩子在人质事件后一直有尿床的毛病。

  种种迹象表明,恐怖的阴霾并没有远离这些孩子。

  心理有阴影回避采访

  对于家长来说,人质事件后的一年多时间以来,他们一方面是在努力地治疗孩子身体上的创伤,另一方面是让他们忘却那段恐怖的记忆。

  刘德喜院长告诉记者,经过10多天的治疗,孩子们的枪伤后遗症都有不同程度的康复,但恐怖事件后导致的心理问题却不是一时能解决的。在三亚期间,医院只能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多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并通过推拿等手段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

  俄罗斯随行的护士、家长代表则对记者说,要尽可能地避免让孩子回忆那段残酷的经历。孩子们自己也不愿意就这些事情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

  “人质事件给孩子们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他们经常表现沉默,偶尔还有恐惧感。我理解他们的感受,人质事件给我本人也造成了心理阴影,何况他们。家长都不愿意回忆那段可怕的经历,我想孩子们更应该忘掉。”埃里布郎,唯一一位随行母亲这样对记者说。

  埃里布郎是个热情的女士,她经常主动地跟别人打招呼,舞会时也热情地拉男士跳“DISCO”,但一旦别人提到人质事件时,她就会特意避开。

  埃里布郎告诉记者,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时她和3个孩子都在学校里,“上帝保佑,孩子们都活着出来了”。因为自己肩部有严重的弹伤,埃里布郎被批准作为家长代表到三亚,儿子接受治疗,她也接受治疗。

  三亚市中医医院针推科主任萨仁这样评价埃里布郎:“她是一位伟大的博爱的母亲。”从10日开始,她的儿子赫达格感冒,高烧39℃,一直躺在床上,加上人质事件留下的膝伤和左腿肌无力。但埃里布郎一直在外面陪同其他孩子,从来没有专门到房间看望儿子。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不去陪生病的赫达格?” 埃里布郎回答:“这些都是我的孩子,他们也需要照顾;赫达格大了,自己能照顾自己。”

  “名星”孩子带来教育困境

  吉尼斯对记者说,在人质事件中很多人死亡,这里面大部分是孩子们的同龄伙伴,他们不懂事,还不明白究竟为什么有战争,为什么有那么多亲人朋友离他们而去,因此他们更加难过,身心的创伤更加难以消弭。

  而到现在,让父母担心的还有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年多来,孩子们去过世界上很多国家治疗,上课的时间大为减少,学习也很不系统,而且媒体关注下“明星”般的生活也让孩子们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埃里布郎告诉记者,人质事件后,孩子们普遍都非常敏感,有些孩子至今仍不敢一个人睡觉。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一般只能以爱护来安抚他们受伤的心灵,即使他们做错了什么事,也不忍心批评他们。“部分孩子变得更顽皮了,不教育不行,批评严厉了又不行,这是恐怖阴影造成的教育困境。”

  但据记者的观察,孩子们并非不听话,他们需要的是关爱。在10日上午的针灸治疗时,10岁阿密娜看着医生手里一根根细长的针时,很害怕,一直不肯扎针。医生慈爱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告诉她哥哥、姐姐们都扎针了,阿密娜最终还是闭着眼睛接受了针灸。

  吉尼斯有另外一种担忧,现在这些孩子几乎都变成了“明星”,他们去过很多国家,到过很多地方,无论是到哪里都有人关注,都有媒体记者拍照、摄像,孩子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关注。而一旦结束这些跨国治疗后回到俄罗斯后,他们很难平静下来学习。

  正因为如此,随行的俄罗斯护士以及家长代表都想让孩子远离媒体,远离公众视野,好让他们有一个平静的康复环境。

  专访

  选择三亚是因为

  针灸推拿和武术

  在三亚,全面负责这批孩子康复治疗的是三亚市中医医院针推科的主任萨仁医生,她对所有孩子的身体状况了如指掌。今年3月底,萨仁和院长刘德喜一起到别斯兰挑选了这批孩子,她对这场人质事件给别斯兰人留下的心灵创伤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记者:别斯兰人质事件中有数百名幸存的受害者,你们为什么挑选了这10个孩子?

  萨仁:我们的优势在于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俄罗斯卫生部很清楚这一点,因此取弹片等外科手术并没有安排在三亚,而是在德国、法国等国家。在我们去别斯兰之前,俄罗斯卫生部准备了一份32人的名单让我们挑选,目的是结合三亚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用针灸、推拿等医疗手段加速孩子们的身心康复。因此,挑选的10个孩子都是侧重创伤后身体、心理康复治疗的。只有鲁斯兰是个特殊,他本来不属于我们的治疗范围,但他奶奶给我们讲述了孩子可怜的遭遇后,感动了我们,最终我们也把他带来了。

  记者:学校和孩子的家长信任中国特有的针灸、推拿等医疗手段吗?

  萨仁:三亚中医医院为俄罗斯很多官员做过治疗,俄罗斯卫生部很清楚我们的治疗效果,孩子的家长也应该非常清楚。现在我们医院有很多医生都懂一些俄语,我们有过专门的培训,可以说为俄罗斯客人治疗,我们很有信心。

  记者:你在别斯兰的时候,去过人质事件的现场吗?

  萨仁:当然去过,那所学校如今依然原样保留,供后人纪念,而在原来学校门口的马路对面,一所新的学校已经盖起来了。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这些发生惨剧的现场,而是遇难者的墓地。在那里,每一块墓碑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并且放满了鲜花,每天都有很多人到那里看望沉睡中的孩子。显然,失去亲人的痛苦仍然在折磨着别斯兰人。

  记者:据你的观察,这场危机的阴霾在别斯兰人的内心散去了吗?

  萨仁:很显然,恐怖的阴影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有一件事至今仍然让我心酸。我去遇难者墓地的时候,天下着雨,我看见一名中年男子在3个墓碑前长时间地来回徘徊,不断地抽着烟,3块墓碑被他擦得没有半点尘埃。听随行的俄罗斯人说,这名男子在人质事件中失去了妻子、儿子和女儿。一家4口,3个在地下,他哪儿还有家呀?他的家就在这里。我走的时候,那名男子仍然在雨中徘徊。这就是恐怖活动给别斯兰留下的凄惨符号。说实在话,我当时流泪了,那一刻我就决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照顾别斯兰儿童。

  记者:10多天过去了,孩子们恢复得怎么样?

  萨仁:恢复得很不错。针灸对创伤后的肌无力非常有效果。几个头疼的孩子也有很大程度的缓解。那个遗尿的孩子也悄悄地告诉我们的医生,现在他已经好了。其实,不只是我们,我觉得德国医生做的开颅(取弹片)手术也是惊人的成功,我没发现做过这类手术的孩子有任何的功能障碍。

  记者: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为别斯兰儿童提供了免费治疗,作为医生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萨仁:这是一场硝烟后和平世界与恐怖主义的战争。

  悲情别斯兰

  2004年9月1日,俄罗斯的新学年开始。兹戈埃娃带着女儿克里斯季娜和捷拉莎,一早来到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参加开学典礼。一伙身穿黑色衣服、头戴面罩的武装分子突然闯入学校,把在场的许多学生、家长和老师劫持为人质,总共有1000多人,震惊世界的别斯兰人质事件爆发了。

  恐怖分子告诉大家:“这是一次演习,大家必须到体育馆去。”那时候,天真的孩子还在笑。人质劫持事件持续了52个小时。在漫长的等待中,没有食物,没有水喝,有的孩子,甚至是婴儿,只能喝尿解渴;不能上厕所,空气混浊得几乎令人窒息;每时每刻都有被枪杀的危险。

  2005年9月1日,《安魂曲》飘荡在别斯兰。体育馆里,被炸得残破焦黑的四壁上挂着有遇难儿童往日天真烂漫笑容的照片,总共有331张。靠墙的架子上,摆满了蜡烛、课本,还有大瓶大瓶的矿泉水和饮料,人们希望孩子们在另一个世界中不再遭受干渴的煎熬。

  跨国大拯救

  中国政府对这次恐怖活动给予了强烈谴责,明确提出中方愿接受在恐怖事件中受伤的部分儿童来华治疗、康复。

  2006年5月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俄罗斯卫生与社会发展署协商基础上,10名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受伤儿童及4名陪同人员抵达海南省三亚市,开始在华为期一个月的康复治疗。治疗所需要的16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中国政府承担。

  这些在德国和法国等接受了取弹片手术的孩子们,来到了三亚中医医院。三亚中医医院为俄罗斯很多官员做过治疗,优势在于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

  今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中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别斯兰儿童来华十分重视,做了周密的安排,这不仅体现了中俄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关系,更体现了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信任和传统友谊。这批受伤儿童将于5月30日结束康复治疗返回莫斯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