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张淑英:智障家庭的“义务管家”一当就是2 6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7:3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一位退休环卫女工为了一个非亲非故的智障家庭能过上安稳日子,用平凡的爱心与不懈的努力,传递着中华民族绵远流长的文明芳馨—————

  今年“五一”前夕,65岁的张淑英荣获了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在隆重的颁奖大会上,捧着面前的大红证书,这位丰台区环卫中心右安门环卫所的退休女工百感交集,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是啊,岁月悠悠,为了一个非亲非故智障的
家庭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她26年来为此没少操心受累。

  张淑英家住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马家楼村77号。她快人快语,一副热心肠。退休前,在单位是连年先进。她的老伴退休前在门头沟区城子煤矿当工人,一家祖孙三代,可谓衣食无忧,其乐融融。

  住在张淑英家不远的102号是邻居李德才家。提起这一家人,附近的大人孩子没有不知道的。因为李德才和他的妻子宁国芬,还有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属于智力不健全的人。当年,李德才给一个加工厂看门,宁国芬在一家托儿所干活,虽说能自食其力,但由于智力缺陷,一家大小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乱而无序。

  1978年底的一天,宁国芬拿着100来块钱找到张淑英,想让她帮着合计一下自己家怎么过好这个年。张淑英想,这两口子脑子不太好使,有点钱可不能乱花,是得好好算计一下。再说了,远亲不如近邻,看到邻居一家因智障,日子过得毫无“章法”,怎么能不帮人一把。于是,从那天起,张淑英就成了李德才一家的“义务管家”。

  为了管好这个家,张淑英为李家专门建了一个账本,每笔开支都记得清清楚楚。什么时候该买米面,什么时候该添置新衣,什么时候该冬储白菜,什么时候该夏铺凉席,张淑英事无巨细,总是帮他家安排得妥妥当当。

  1987年,李德才的妻子宁国芬病逝后,李德才一家人的收入减少,日子更加艰难,张淑英也就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暑往寒来,李家笔笔开支都经过张淑英“精心设计”,笔笔开支都留下张淑英充满温情,充满关爱的心迹。有一次,李德才拿着20元钱去买早点,找钱时,对方给的是假币。从此,张淑英也改变“战术”,她把整币换成零钱存放起来。李家人买东西需要多少钱,张淑英就有零有整地给他们,再没出过差错。

  在张淑英家里,记者翻阅了她26年来为李家记载的26个账本。1997年7月18日:给德才看病花16.30元;2001年11月14日:买煤100元;2004年6月5日:买挂面8包7.2元,买醋一瓶2.2元……张淑英的老伴柴士宏对记者说:“我们家的账她从没管过,李德才家的账她从没落过一笔。”

  这“智障家庭的总管家”一当就是26年。到如今,张淑英不仅帮着李家攒钱盖起了12间新房子,还为他家的两个儿子张罗上了媳妇。可谁知道,当初这个家还有5000多元的外债呢。

  一笔笔账目记录了一个智障家庭由贫困无奈走向富裕舒心的生活历程,也记载着张淑英呕心沥血、辛勤操劳,帮其脱贫致富的不凡岁月。

  张淑英,这位京城的退休环卫女工,26年来用她平凡的爱心与不懈的努力,传递着中华民族绵远流长的文明芳馨!

  编辑点评

  26个账本,26年的坚守。

  一位普通退休女工26年如一日,用真诚去帮扶一个智障家庭,把一份责任放在了自己的肩头。

  小事情维系着大荣辱。这位“智障家庭的总管家”让我们寻到了一个文明社会印迹,找到了人与人的友爱原点。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么邻里间就是一个小社会。正是有了像张淑英这样平凡而又富有爱心的人,我们的这个社会才显得温馨与和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