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再创越剧新的百年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08:23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 缪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昨天下午在上海西郊宾馆会议中心,会见了袁雪芬、范瑞娟等出席纪念越剧百年暨进沪九十年活动的越剧工作者代表,并与他们进行座谈。陈良宇指出,上海正在全面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先进文化,努力打造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越剧是上海的文化名片之一,希望广大越剧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秉承传统,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再创越剧新的百年辉煌

  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浙江省副省长盛昌黎,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德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副市长杨晓渡等参加座谈。

  陈良宇在座谈时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越剧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艺术家和关心支持越剧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他说,越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这一起源于浙江乡间的戏剧,长期以来坚持植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充分汲取江南民俗文化的精华,不断吸收融合、创新发展,逐步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优秀戏曲剧种。越剧奇葩绽放的一百年,是几代越剧艺术家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的一百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支持、参与推动的一百年。越剧诞生在浙江,发祥在上海,上海与越剧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正是凭借大都市的广阔舞台和广大越剧艺术家的不懈追求,越剧才能从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全国第二戏曲剧种”的美誉。

  陈良宇指出,新时期广大群众呼唤更多的越剧精品诞生。越剧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尤其为上海老百姓所喜爱。广大越剧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几十年来,一直深得海内外观众广泛赞誉。近年来,中国地方戏曲的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越剧也不例外。因此,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创作艺术精品,已经成为越剧永葆青春的当务之急。广大越剧艺术家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秉承传统,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陈良宇还向为越剧艺术作出杰出贡献的上海越剧艺术家颁发了荣誉牌。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陆锦花、张桂凤、徐天红、吕瑞英、金采风、周宝奎、毕春芳、徐进、苏石风、顾振遐、陈鹏等获此殊荣。

  著名越剧艺术家袁雪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代表广大越剧工作者分别发言。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吴凤花、南京越剧团竺小招、福建芳华越剧团李敏等兄弟省市著名演员代表也参加了座谈。

  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浙江省副省长盛昌黎,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范德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副市长杨晓渡等参加座谈。

  陈良宇在座谈时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越剧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老艺术家和关心支持越剧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他说,越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这一起源于浙江乡间的戏剧,长期以来坚持植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充分汲取江南民俗文化的精华,不断吸收融合、创新发展,逐步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优秀戏曲剧种。越剧奇葩绽放的一百年,是几代越剧艺术家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的一百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支持、参与推动的一百年。越剧诞生在浙江,发祥在上海,上海与越剧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正是凭借大都市的广阔舞台和广大越剧艺术家的不懈追求,越剧才能从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全国第二戏曲剧种”的美誉。

  陈良宇指出,新时期广大群众呼唤更多的越剧精品诞生。越剧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尤其为上海老百姓所喜爱。广大越剧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几十年来,一直深得海内外观众广泛赞誉。近年来,中国地方戏曲的发展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越剧也不例外。因此,不断创新艺术形式,创作艺术精品,已经成为越剧永葆青春的当务之急。广大越剧艺术家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秉承传统,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

  陈良宇还向为越剧艺术作出杰出贡献的上海越剧艺术家颁发了荣誉牌。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陆锦花、张桂凤、徐天红、吕瑞英、金采风、周宝奎、毕春芳、徐进、苏石风、顾振遐、陈鹏等获此殊荣。

  著名越剧艺术家袁雪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上海越剧院副院长钱惠丽代表广大越剧工作者分别发言。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吴凤花、南京越剧团竺小招、福建芳华越剧团李敏等兄弟省市著名演员代表也参加了座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