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贷”出春潮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1:07 哈尔滨日报

  王巍 石颜林

  时值春耕,作为全国产粮大县的五常市需要多少备耕资金?作为“农民银行”的农村信用社为农民备了多少资金?近日记者到五常采访,发现该社已发放农贷6.4亿元,占该市种植业所需资金总额96%。农民说,是信用社贷出春潮来。

  贷款投量大,农民底气足

  去冬今春,五常农信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到农村、农户、农资供应部门,开展农村备耕资金需求调查,提出了确保今年农业贷款新增额占各项贷款额的90%以上,一季度农业贷款的投放量要达到今年农业贷款的60%以上的农贷目标。在去年末投放冬副业生产及备耕贷款3.7亿元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投放2.7亿元,总投放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亿元。目前,五常有8万农户手握贷款证,小额信贷余额达到2亿元,通过农户联保形式得到贷款的农户达到6万户。

  二河乡农民刘鸣1999年承包了100亩开荒地。今年,他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用于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刘鸣说,今年能多挣七八万元。

  贷款投向变,农民致富快

  今年,五常市信用社增加了养殖业特色经济的贷款力度,今年在养殖业等方面投放资金近2亿元。

  小山子镇八一村农民吴永奎说,他家地栽木耳再有两个月就上市了,一年收入2万多元,全凭贷款发的家。

  八一村近百农户,在信用社的支持下,80%的农户搞起了地栽木耳,一年增加收入80多万元,八一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实践中,五常农信社初步找到了支持新农村的一个切入口———信贷资金重点向支持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带集中倾斜,70%以上的农贷资金用在了支持农村种养殖业上。

  像小山子镇的木耳村一样,在五常市信用社的支持下,全市各地的平贝村、养猪村、养牛村、棚室菜村蓬勃发展。

  贷款方式新,农民省了心

  为方便农户,五常农信社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改变“年初贷、年末还”的做法。根据农民实际生产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周期,办理“一证通”新业务,由以往农民办理贷款证只能贷一年款改为三年内在限额内“余额控制,随用随贷,随有随还”循环使用,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农民的认可,被农民称为“生产通行的路条,没有存款的存折”。

  红旗满族乡东力村张中锁家里种了200亩地,往年繁琐的信贷手续使其疲于奔波,今年信贷人员主动上门为他办理贷款延长手续。

  二河乡二河村农民赵多它是当地的养猪大户,已养1000多头猪。今年生猪市场低迷,生产遇到了困难,信用社考虑到生猪生产周期较长,就为他投放了三年期贷款10万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