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找准循环经济的“落脚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3:26 深圳商报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大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

  找准循环经济的“落脚点”

  “现在一提循环经济,很多人的关注点都落在‘循环’上,这是一种有意无意的视角错误。循环经济的落脚点是‘经济’,而‘循环’只不过是这种经济的一个特征罢了。”
年逾六旬的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是我国著名的环境科学家,被称为中国环境科学界的“奇才”。近日,在他的办公室里,叶文虎教授就循环经济这一话题向记者阐述了他的独到见解。

  政府必须“出手”

  “循环经济是把环境、资源和社会都考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它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功能,但最终目的还是要发展经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专家把循环经济称为‘新经济’的原因。”叶文虎说。

  在叶文虎看来,传统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或者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而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自然资源多重环状反馈利用为特征的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社会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的要点是:减少索取,不减缓经济发展速度;减小对环境的压力,但不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

  叶文虎指出,现在很多企业非常愿意发展循环经济,但把资源和环境等自然因素纳入到自己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后,生产成本提高了很多。产品不提价,企业自己消化不了;提价了,在市场竞争中就丧失价格优势。这种矛盾状况让很多企业对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都望而却步,因此,“要改变这种情况,政府必须出手”。

  在叶文虎看来,政府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倡导和推动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变革,即不是谁的产品价格低谁就有竞争力,而是谁的产品环保谁的企业才有发展。同时建立激励制度,对能自己建立循环链条的,即能为自己的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找到需求下家的企业给予重奖。

  “政府应该用行政行为、用政策、用各种经济手段包括税收手段、金融手段等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的支持力度,还要积极组织科研机构搞研究,帮助企业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难关,同时建立引导机制、提供信息平台,让企业可以放开手脚、积极主动地去搞循环经济,这才是长久之计。”叶文虎表示。

  “第四产业”大有可为

  谈及循环经济,叶文虎教授有个独创的新名词:第四产业。

  “第四产业就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从事废弃物资源化的产业。举个例子说,汽车的轮胎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淘汰掉了,成了需要靠自然环境消化的废弃物。但轮胎中还有钢丝,还能提炼出再生橡胶,这些材料都可以再利用,可以作为下一个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从事这种回收、提炼工作的产业就是第四产业。”

  叶文虎介绍说,中国每年各行各业,各种生产、消费活动都会产生数量巨大的废弃物,如房屋拆毁后的钢筋、淘汰的电脑、过时的手机、报废的汽车,这些废弃物,因为没有回收和提炼环节,而成了真正的废弃物。“就拿钢材来说吧,中国每年被作为废弃物处理的钢材就有几百万吨,要知道炼成这些钢,需要消耗多少电、多少矿石啊!可是,由于没有相应的回收企业,没有第四产业,这些钢材就都被白白地浪费了。”

  叶文虎认为,要发展第四产业,第一需要技术;第二需要组织方式上的努力,第三需要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创新。

  “关键还是要靠政府引导,政府要制定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及早培育、鼓励从事第四产业的生产企业发展壮大。”叶文虎说:“要搞循环经济,政府就要有前瞻性,考虑问题要有一定的提前。近几年来,很多地方政府一直在提倡大力发展第一、二、三产业,其实第四产业也很关键,这些产业都是构成循环经济的节点产业,节点产业发展不起来,循环经济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