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红枣局长的“甜蜜事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6:06 河北日报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阜平县林业局局长陈德廷 阜平大枣,皮薄,肉厚,核小,占阜平县农业生产总值的25%。

  在阜平人民享受着红枣带来的丰厚收入的时候,人们提到最多的是他———高级农艺师、阜平县林业局局长陈德廷。

  20多年了,为了让山区人民能够尽快脱贫致富,让家乡的荒山秃岭披上绿装,陈德廷走遍了全县209个行政村的山山水水。他组织选育出阜平大枣优良类型3个、引进推广新品种40多个,蹲点的10个示范村年增产鲜枣50万公斤,增值50多万元。

  他先后荣立河北省政府一等功,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国家星火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和奖项,被誉为“枣乡活财神”。

  “要让更多的乡亲富起来”

  陈德廷是土生土长的阜平人。1981年从保定农业专科学校果林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平均海拔1069米的寿长寺乡———阜平县最穷、海拔最高的一个乡,成为当地有史以来第一个专科学校毕业的林业协助员。

  得知儿子的分配结果,陈德廷的母亲哭了:“你是班上学习最好的,为什么分的山最大?”

  陈德廷当时没说什么。他认准了一点:干好干赖不在地方,穷地方更需要懂技术的人。

  到了寿长寺乡,放下行囊,他就一头扎进深山老岭。一个多月,他走完了全乡32个自然村,了解到困扰当地农民多年的两个问题:油松人工栽植成活率低;落叶松育苗从来没有成功过。

  由于寿长寺乡海拔高,自然林多,除了油松、落叶松和少量果树外,别的经济树种很少种植,砍树卖木头是当地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过去不少茂密的自然林渐渐成为荒山秃岭。村民们想补种一些,但是技术不过关。

  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陈德廷很快找出原因,当年栽种油松500多亩,成活率达90%以上,培育落叶松树苗20万株。

  由于成绩突出,8个月后,陈德廷被调回县林业局。

  20多年过去了,站在寿长寺乡的山上,人工培育种植的油松、落叶松郁郁葱葱,由于管理到位,树木长得笔直,做成檩条价格成倍增长。

  “周末是我下乡最好的时间”

  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快支柱产业———大枣的发展,阜平县成立了红枣开发服务中心(后改称红枣局),年仅30岁的陈德廷众望所归,被任命为中心主任,这一干就是14年。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阜平,是国家重点扶贫联系县,209个行政村有一多半主要收入靠红枣。上任伊始,陈德廷便领着十几名同事"一猛子"扎进一望无际的太行山中。

  春季的病虫害防治,夏秋季枣核食心虫、枣锈病的治疗、秋冬季枣树的施肥……陈德廷经常凌晨5时之前乡亲们还没有起床就赶到村里,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讲解枣树的管理知识。他担心晚了,乡亲们都下地干活了。走到天黑,赶上哪个村就住在哪个村。长年累月地骑车下乡,冰冷的河水,凛冽的山风,老寒腿过早地光顾了30来岁的陈德廷,以至现在春暖花开的5月初他还穿着毛裤。

  在城南庄乡福子峪村的一片枣林里,笔者看到了一个奇怪现象,几乎每棵枣树中间最粗的枝干都被锯掉了,只留下一些旁枝,而且有些旁枝还被铁丝系住,使劲向两边拉伸。问起原因,陈德廷说:"这是促进大枣增产的一种管理方法。"大枣喜光,将主干锯掉、将树枝向下拉伸,都是为了增加采光面,表面看好像会减产,实际上,由于光照和营养充足,结出的枣又大又甜,"风落枣"也少。

  枝子少了反而会增产?刚开始时,祖祖辈辈摆弄大枣的阜平老乡谁也不相信陈德廷的方法,有的还把这件事当成笑话说。"如果减产了,损失我来赔!"陈德廷拍着胸脯做出承诺。几个半信半疑的人试了试他的方法,果然,不仅产量没少,枣也更好吃了。这样一来,乡亲们开始争着邀请陈德廷到果园去指导。

  二十多年来,一有时间他就到果农中间反复讲、反复承诺,把最新的果树管理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即使2001年当上林业局局长后,还坚持着这个习惯。他说:"周末是我下乡最好的时间,可以摆脱行政事务全身心地和老乡一起侍弄果树,要是哪个周末没有下去就觉得心里不踏实。"

  "只要农民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枣疯病是枣树三大病害之一,加上山区枣树树龄比较高,每年阜平县因为这种病死亡的枣树达10万株,枣农损失巨大。

  为此,陈德廷与大专院校挂钩,和河北农大的专家在阜平反复实验,终于找到了治疗枣疯病的有效方法,治愈率可达80%。

  阜平大枣共有22个类型,陈德廷和同事们选出了9个优良类型,并把其中的3个优良单株类型加以繁育和推广。多年来,他参加省级科研课题14个,做实验23项,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12篇,获科研成果6项,获科技奖5项。科技创新和推广,使阜平枣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民已经逐渐改掉了过去"靠天吃饭、摸黑种枣"的习惯,阜平大枣由1988年的12万亩600万株年产鲜枣1500万公斤,增加到去年的25万亩1500万株年产鲜枣6000万公斤,仅种植红枣就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500余元。

  在阜平,目前红枣种植面积已占果树总面积的90%以上,并形成了枣酒、枣茶、枣脯、枣饮料等8个系列30余个品种的枣类深加工能力,年创产值1个亿以上。"甜蜜的事业"让群众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尽管这样,老陈还是没有满足,又抓起了枣树的无公害管理。2005年,他开始了每年一个"双千亩"(开发山场新栽枣树一千亩,对枣园实施无公害等新技术管理一千亩)、一个"双万亩"(开发山场新栽枣树一万亩,对枣园实施无公害等新技术管理一万亩)工程。

  今年,县里要重点扶持大枣加工业,老陈说,他要帮重点村建20个大枣烘干房,向"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新型农业发展目标迈进。

  谈及将来,老陈说:"活儿什么时候也干不完,即使将来我退休了,技术还在,只要农民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

  本报通讯员 李瑞雪 本报记者 段丽茜 徐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