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怪人”郑渊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7:34 河北日报

  中等身材,微胖,戴眼镜,头发极短,可以看到星星白发,语言甚至有些木讷,但经常会从眼中透出狡黠的神情。

  在很多人眼里,郑渊洁无疑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小学四年级就中断学业,最后却发表了上千万字的文学作品,引起广泛关注,影响了整整两代人。

  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

  1984年,郑渊洁产生了一个“荒谬”想法: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作家的作品出现在同一本刊物上。1985年,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童话大王》杂志创刊,创办20年来在海内外影响颇大,月发行量最高时逾百万。这种由一人作品支撑的持续20年大发行量纯文学月刊在古今中外文学、出版史上尚无先例。

  1991年,台湾郑渊洁作品繁体字版《童话大王》月刊在台湾抢滩登陆,在台湾受到读者的欢迎。台湾媒介称:“郑的童话,连大人也为之抓狂。”

  20多年下来,郑渊洁的作品超过1000万字。

  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说,他的墓志铭上应该写下这样的话:“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

  一个“离经叛道”的父亲

  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在小学毕业后就不再上学,而是在家里学习父亲自编的教材。

  更为离谱的是,郑渊洁和儿子的关系一点不像父子倒更像哥们儿,从一开始郑渊洁就允许儿子亚旗对他直呼其名。

  现在的郑渊洁,许多事情都是被儿子“撺掇”的。上网,搞画册,写博客,拍电影……而郑渊洁不以为这是没面子的事,反而觉得很自豪。

  郑渊洁觉得,父母一定要跟孩子成为朋友,让他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信任父母,愿意在第一时间告诉父母。也只有这样,孩子在人生路上才会少走弯路,父母也才算合格。

  一个认真的“老顽童”

  郑渊洁现在最爱干的一件事情就是哪儿堵车上哪儿去。

  “你想那多好玩啊。大家都呆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可以看别人的表情,有简单的交流但又不会打搅别人。”有时候还招呼儿子,一听交通台广播哪里堵车就说:“走,咱爷俩添堵去!”说这些的时候,他活脱脱一个老顽童。

  然而,作为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最关心的是儿童。他对目前儿童的生活状况颇为不满。在郑渊洁看来,好奇心和想像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重要财富。获取知识,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如果只有知识而没有想像力,知识就无法被激活。像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这样大师级的人物,都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仍保留住想像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的。

  也许正是顽童心态加上深入思考,才让郑渊洁用20多年,以自己的笔打造出一个别样的童话王国。

  本报记者 徐国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