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大精确作物管理技术为江苏农民增产增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8:11 扬子晚报 | |||||||||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种田就是“看天看地看庄稼”,农作物长势差了,就施点肥,地干了,就浇点水。至于施多少肥、浇多少水,全靠经验和感觉,新手种田就是超不过老把式。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信息农业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小麦、水稻、棉花、油菜4大作物为研究对象,历时多年攻关研制的“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已在悄悄地改变这种传统的经验种田模式。5月11日,记者随100多名参加全省夏熟作物新技术、新品种考察观摩会的农林厅和科技厅领导及专家代表们一起,现场感受了这种“精确种田”技术的魅力。
这是位于海安县曲塘镇的100多亩试验示范麦田,分成10块。在去年10月底小麦播种前,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们根据基础地力将这10块田分别归类为高、中、低肥力的田块,然后选择基础地力一致的田块,如高肥力对高肥力、低肥力对低肥力,公平公开地“打擂台”。其中5块示范田采用根据该技术研发的“基于知识模型的小麦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即“精确种田”方案进行栽培管理,另5块对照田采用当地农技推广人员提供的方案,即传统模式进行栽培管理。半年多时间过去了,目前虽然小麦尚处于灌浆盛期,离收割还有半个月左右的光景,但这场“擂台赛”胜负已分:示范田的小麦长势明显要好于对照田。专家们算了一笔明细账:采用“精确种田”方案的示范田平均亩产预计为489.3公斤,采用传统方案的对照田平均亩产为414.9公斤,精确方案比传统方案平均增产15.2%,其中亩穗数增加4.8%,穗粒数增加11.2%。精确方案较传统方案预计亩增产值45.1元。另外,精确方案田块比传统方案田块的每亩氮肥用量减少了2.7公斤,节约成本6元。少施氮肥,无形中还保护了环境。精确方案无论是产量还是效益,均大获全胜:平均亩节本增产增效达51.1元,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效果,获得了众多参加观摩会的农业专家们的赞叹。 据该技术首席专家、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曹卫星教授介绍,“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将系统分析原理和动态建模方法应用于作物生产管理知识体系的定量化分析和数字化表达,解决了传统作物栽培模式和专家系统经验性强、适应性窄、定量化弱的难题。说白了,这种“精确种田”技术就是把种田数字化、“傻瓜化”,教农民如何定时、定量、科学地种田,而不是仅凭经验。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只要有电脑或基于PDA的作物管理仪(一种便携式产品,大小类似于手机),装入这种软件应用系统,即可使用。操作也很简单。在作物播种前,将当地的气象条件、作物品种和土壤资料导入系统数据库,通过运行知识模型,为不同类型田块提出适宜的产量和品质目标,并设计出一套相应的栽培技术方案,包括适宜品种、播期、基本苗和播种量、氮磷钾肥料运筹和水分管理方案等;产中也可因苗进行适宜指标动态设计、实时管理调控,如根据苗情决定是否要追肥、追肥量是多少等;还可提供专家咨询和系统维护等功能。这种技术适应性也很广,不论是在哪个地区,也不论是用于全国宏观决策还是一小块田地的微观管理,都有“英雄用武之地”。当然,每户农户都配置电脑也不现实,只要村里或镇里有电脑即可,农技员到田头测得有关数据,就可以利用系统给每个农户制订出一份菜单式的详细栽培技术指导方案。 由于成效显著,该技术很是受到农民的欢迎。据海安县农牧渔业局作物栽培站副站长林昌明和曲塘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吉基伟介绍,推广初期,农民不相信,说我们种了这么多年的田,还要机器来教我们?我们只好给他们打包票,产量低了、多支出了,由我们负责。现在活生生的事实摆在面前,农民都信服了。看来不相信科学就是不行啊。据悉,目前南农大已在海安县示范推广了30多万亩麦田,全省累计推广500多万亩,今后还将要大面积推广。而从2000年起,这项国家“863”计划、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江苏省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就开始在江苏各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目前已累计示范推广1800多万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8亿元,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本报记者陈晓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