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位已去世一年多的普通检察官,仍以最高票当选“感动安阳·2005年度人物”———王海森:用生命诠释忠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00 正义网-检察日报

  发病时,王海森不想惊动劳累了一天的妻子,双手在墙上抓出了一道道血痕。

  派驻监狱的6个春节,王海森都是在工作岗位上过的,一包方便面就是他的年夜饭。

  一个简陋的小院、一张露出棉絮的老式沙发、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一辆大梁焊了
3次的自行车、还有一年到头穿的检察服……这几乎就是王海森的全部家当。

  王海森,河南省内黄县检察院监所检察科原检察员,内黄县楚旺镇南街村人。因积劳成疾,2004年11月23日倒在了他所挚爱的工作岗位上,年仅50岁……

  2005年12月,河南省检察院追记王海森“个人一等功”。今年2月23日,安阳市举行“感动安阳·2005年度人物”评选,王海森以110万票的最高票当选。

  “我多休息一天,这一天就对不起养活我的父老乡亲……”

  1990年,王海森从内黄县政府调入县检察院监所科驻狱检察室工作,也是这一年,他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严峻的考验。他患了星型细胞瘤(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手术后肿瘤取出了,但王海森却被切除了4节脊椎骨。

  那次手术,王海森昏迷了四天四夜,虽说捡回了一条命,却留下终生残疾,不仅再也弯不下腰,体质也急剧下降,腰部和双腿常常钻心刺骨地痛。手术后,王海森只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就不顾妻子的苦苦哀求拄着拐杖上了班。妻子心疼他的身体,常常暗地里抹泪,王海森却对妻子说:“多少个农民才能养活一个干部啊!我多休息一天,这一天就对不起养活我的父老乡亲。我这病没事儿,一工作起来就不疼了。”

  内黄监狱检察室条件非常艰苦。监狱仅能给检察室提供一间冬不保暖、夏不纳凉的小平房,房子里有一张一坐上去就吱吱作响的小床,床边有一张安了“假腿”的办公桌,办公桌边有一个拴着铁丝的方凳,桌上放着一盏应急蜡台。

  连接县城与内黄监狱检察室30多公里的路是一条风沙弥漫的沙土路,这条路是白条河的故道。当地老百姓说,一到刮风季节,这条路就有“三怪”:人推车、车骑人、路上经常起新坟(指卷起的沙堆)。

  在内黄监狱工作了18年的教育改造科科长李福生说:“我来这里上班的第一天,骑车走7里白条河花了3个多小时,沙土松软,风一吹黄沙弥漫,自行车推都推不动,几乎是扛着过去的。刚来的时候,这里的服刑人员都配有风镜。”

  就这样,王海森拖着他少了4节脊椎的病体,骑着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地走了整整6年。

  1996年,由于王海森身体不好,组织将他调回院里工作。2002年检察系统机构调整,县级检察院政工科升格为政治处。当时王海森已是政工科科长,可他却以年龄和身体为由,主动让贤给年轻人。通过近一年时间的传、帮、带,王海森把年轻的主任扶上马又送了一程,自己重新回到驻内黄监狱检察室。

  “服刑人员也是人,我们的一点关爱,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王海森是个工作认真的人。在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服刑人员的改造情况,作为为服刑人员呈报减刑、假释时的参考。

  一次,王海森在审查服刑人员王某的档案时发现,因犯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的王某,其刑期被少算了一年。为纠正这个问题,王海森3次到法院说明情况。有人劝他:“又不是你办的案子,你睁只眼、闭只眼不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呢?”王海森却说:“法律尊严必须维护,服刑人员应得的刑罚,一天也不能少。”

  在王海森家小院的一角,种着一丛碧绿的青竹,使小院充满了生机。有一天,王海森的妻子突然发现,许多竹竿上刻着一些陌生的人名,就忍不住问起丈夫。王海森告诉妻子,那都是快要出狱的服刑人员名字,等他们出狱时他把这些刻有他们名字的竹子作为礼物相送,鼓励他们面对新生活时,能保持青竹的气节,经得起风雨的考验。记者拨开竹枝,看见竹子上至今还刻着几个名字。

  王海森常说:“服刑人员也是人,他们更需要关心,我们的一点关爱,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王海森的老科长贺银堂回忆说,那是在他做大手术才一个多月的时候,二监区一个服刑人员的老婆要离婚,这个服刑人员想自杀,海森做了他一天的工作,下午5点多才从监狱里出来,脸色蜡黄蜡黄的。

  服刑人员邓某一提起王海森就泣不成声。两年前,邓某入狱时身体极差,思想也不稳定。一次,他突发心脏病生命危在旦夕,幸亏王海森等人及时把他送进医院,并且日夜陪护,才使他脱离生命危险。邓某出院后,王海森常去看望他,帮助他树立了重新生活的信心。今年,邓某因有立功表现而获减刑。邓某流着泪对记者说:“我听王科长的话,好好表现,早日回归社会,可他怎么就不等着我呢……”

  “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200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统一组织对前三年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案件进行专项检查,内黄县检察院监所检察科需要复查的卷宗有1791卷,工作量占安阳市检察系统总和的五分之三。

  后来大家才知道,此时的王海森,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内黄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申怀书回忆说,那段时间,王海森持续低烧,不能见风,浑身出现多处溃烂,稍一磨擦就痛痒不已。当时正是盛夏时节,别人穿着背心,而王海森却穿着皮夹克,围着棉护腰。申怀书清楚地记得,他去内黄监狱检察室时,经常看到王海森背后垫着被子,半躺半坐在床上,左手打着吊瓶,右手拿着一本卷宗。那段时间,王海森的嘴都烂了,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他总是说:“没事,感冒有点重,一输液就好了。”他的腿上和胸前长了两个毒疮,一直发炎不见好,谁也没有想到,他已经患上了白血病。就这样,王海森晚上输液,白天上班,有时甚至是半天输液半天上班,到8月中旬,1791本卷宗全部复查完毕,其中王海森复查了400份,写下2万多字的材料。

  王海森去世前一个月,听说一名因生活不能自理而保外就医的服刑人员在安阳某家公司当门卫,就主动要求去调查情况。可当时他的身体很虚弱,领导就把这项工作安排给其他同志,并要求王海森到医院检查身体,而王海森却一再要求说:“我熟悉这名服刑人员的情况,还是让我去落实吧,等落实完了我就去医院检查。”领导拗不过他,无可奈何地答应了。

  就这样,王海森配合刑罚执行科的同志两次到安阳某公司调查,发现这名服刑人员已经失去了保外就医的法定条件。直到2004年10月12日,王海森将这名服刑人员依法收监,才放心地返回内黄,到县医院检查身体。“从检查确定为白血病到去世,相距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是被工作累倒的。”申怀书红着眼圈说。

  2004年11月16日,内黄县检察院检察长刘河泉带领全体党组成员来到医院看望王海森。王海森把主管副检察长申怀书叫到床头说:“对不起啦,申检,你给我那篇调研我才写了一半,放在我办公桌南边的抽屉里,那是我们全科同志3个月的调研成果,你回去再找个人写一写吧……”

  2004年11月23日上午9时,王海森的生命还有最后的5个多小时,已经昏迷了两天的王海森醒了过来,他用手势把妻子叫到跟前,吃力地说了他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孙月丹 高传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