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背包还了,少了1300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19 沈阳晚报

  新闻回顾:一周前,一名女大学生不慎将背包遗落在出租车上。在乘车途中,女大学生想检查一下新买的手机卡是否好用,借用司机的手机给自己的手机打了个电话。丢包后,女大学生屡次给司机打电话,却一直未能拿回自己的物品。

  5月14日,记者了解到,迫于社会压力,捡包的出租车司机极不情愿地将女大学生小石的背包归还,但其中的1300元钱却不翼而飞——电波找的哥

  由于小石轮番用不同的电话拨打的哥手机,的哥终于招架不住了,他与小石约定在五爱市场大门口见面。可小石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却没见到人。这期间,她多次拨打司机的小灵通,对方又关机了。

  万般无奈下,小石给电台拨打了电话。巧的是,电台正在做一期出租车直播节目,主持人在直播间里当即拨打了司机的小灵通。

  “我是电台主持人,请问你是的哥吗?”“是!”主持人将小石的经历和盘托出,对方却变得支吾起来:“我这手机是从移动大厅买来的!”“可你这是小灵通,应该在网通公司买的呀!”主持人通过直播间电话,让小石与这位的哥直接对话:“师傅,我听得出你的声音,请你把背包还给我吧!”“你找错人啦!我没拉过你!”对方匆匆挂断电话。

  这些对话通过电波传遍沈城,的哥们纷纷将电话打进直播间,谴责这名司机的行为。

  “钓”出的哥朋友

  在记者的帮助下,小石在通讯部门辗转查到这个小灵通的通话记录。记录上显示,事发后,此部电话反复向同一个电话拨打过数次,于是锁定了这个手机号,并费尽周折约见到手机主人。一开始,面对小石和记者,手机主人一问三不知,随后又勉强承认自己是这位的哥的朋友,他还与这名的哥通了电话,商定“一小时后,和平广场见!”

  的哥终于露面

  这一次,小石又等了近两个小时,这期间对方一会儿称有生意,一会儿称交通堵塞,最后,小石终于等来一辆出租车。后车门打开了,一名男子走下车。小石清晰地记得,拎包男子就是拉过她的那名的哥!

  “就这个包!还给你!”那名男子将包递给小石。小石拉开拉链,见证件、换洗物品等东西都在,惟独少了一个装有1300元钱的信封!未等小石开口,男子发现小石一旁站着几个陌生人,转身上了出租车,很快开走了。

  事后,小石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临走时,她分两个信封给女儿装了700元、1300元现金。而小石及其另两名同学作证,一路上谁也没动过背包!还包后,任凭小石如何拨打,那个小灵通始终处于“关机”状态。律师点评隐匿行为

  辽宁四洋律师事务所孙长江律师称:如果公安人员找到出租车司机,该司机拒绝交出捡拾的他人物品,并且有证据证明被其捡拾并隐匿的物品数额较大,这就构成了我国《刑法》第270条中规定的侵犯财产罪(侵占罪)。如果不能满足数额较大的条件,捡拾他人物品隐匿不还,从《民法》上说属于不当得利,应该受到道德和社会舆论谴责。本报记者唐葵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