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津将通过实施“三网四区”等目标编织生态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30 天津日报

  六大建设目标

  ●建设重点生态区

  ●保护海岸带

  ●治理沙化土地风沙天气

  ●保护北部水源区

  ●建设河流生态

  ●提高城市宜居生态质量

  本报讯(记者何会文)日前,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按照“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本市将通过实施“三网、四区、三带、多点”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实现建设重点生态区、保护海岸带、治理沙化土地和风沙天气、保护北部水源区、建设河流生态、提高城市宜居生态质量等六大建设目标。到2010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334.2万亩,林木覆盖率21%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95%以上,优良林木种苗使用率达到98%以上。

  根据《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和《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市实施“三网、四区、三带、多点”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布局。三网即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四区即山区水源涵养林生态区、土地沙化区防风固沙林生态区、污水灌溉区用材林生态区、滨海盐碱区防护林生态区。三带即海河风景林带、津西北防风固沙林带、外环线绿化带。多点即全市范围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片状林带、森林公园、风景区、村镇及企事业单位绿化等点状分布的森林绿地。通过实施“三网、四区、三带、多点”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实现以下六大建设目标。

  建设重点生态区。根据“一轴两带三区”城市空间布局,明确划定北部蓟县山地生态环境建设区、中部“七里海———大黄堡洼”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区和南部“团泊洼水库”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区。

  保护海岸带。对河道出海口周围的生态加以重点保护;通过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

建设工程,培育耐盐树种,大力造林绿化,改造盐碱地。

  治理沙化土地和风沙天气。结合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沿津冀、津京边界建设津北及津西北防风固沙大型林带,防风固沙,治理沙化土地。同时在津西南、东南方向建设生态防护体系,减轻外部污染物对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保护北部水源区。通过封育、人工更新恢复森林植被,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对低质残次林进行抚育更新,形成功能稳定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建设河流生态。结合滨海新区建设,蓟运河应沿河漫滩建立植被,开辟生态林地,形成连接海滨与北部山区的生态廊道。海河和其它主要河流,通过建立河岸保护带、保护缓冲带和建设景观公园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把河流及沿线土地的生态恢复与景观建设结合起来,形成独具天津特色的生态景观廊道。

  提高城市宜居生态质量。搞好环城、环镇、环村的绿化带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工程,在重点城镇建设一批公园、景点和景观带,建设亲近自然、适宜人居的城镇和社区。

  责任编辑:闫新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