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小学贫困生:学杂费全免 生活补助是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9:38 云网

  学杂费全免,生活补助还要加把油

  “不解决好辍学问题,今后选个村干部都困难”

  李开金(化名)又两手空空地上了路。从家到学校要走3个多小时,她必须在天黑前赶到学校。可是,她的脚步怎么也快不起来。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身无分文地去上学了
。她不敢去想接下来的这一个星期,她要怎么度过。

  农村孩子生活费吃紧

  有学生因为没钱吃饭而辍学

  李开金是云南省思茅市西盟勐梭中学初二的学生。她家所在的勐梭镇中课乡两年前有17人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的只有3人。3个孩子每星期结伴走30多公里的山路回一趟家,拿一些钱和粮食。半年多前,另两名同学先后辍学。现在,只剩下李开金一个人,孤独地来回。

  去年9月开学的时候,李开金就被告知不用再交学杂费了,并免费领到了教科书,学校还发给了每个寄宿学生40元的生活补助。她还听说以后每个月都会发生活补助,“心里特别高兴”。本来以为有了这40元钱,再省一省就不用向家里要钱了,谁知“后来再也没有发过”。

  在学校食堂吃饭最便宜的一餐是0.5元,一碗米饭、一个素菜和一碗菜汤。李开金说,最多的一次她从家里带了15元来,撑了两个星期;但大多数时候,她只能带一些米或玉米交给食堂。家里有10多亩地,但由于土质不好,收成极少,种出来的水稻常常只够全家5口人吃。偶尔年头好,卖掉一小部分,得来的钱也只够买化肥。这几个月来,家里也快揭不开锅了。她低下头去,小声说,另两名同学就是因为实在没有钱吃饭而辍学的,她也常常担心自己还能够在上学的这条山路上走多久。

  农村中小学实行“两免一补”

  生活补助仍是问题

  记者从云南省教育厅了解到,根据“两免一补”政策,今年春季学期开学时,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生已经全部免除了学杂费。但由于部分贫困地区不能落实对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费,间歇性辍学和二次辍学率仍然没有下降。

  根据政策,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学费和杂费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拨款解决,而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费由地方财政筹措。今年中央财政在云南省投入了5.7亿元专项资金,省级财政也拨出2.3亿元,将“免除学费和杂费”的范围覆盖到了所有县级以下的中小学。每人每年平均免交了初中200元、小学110元的学杂费,并免费领到了教科书。但由于云南省129个县市中有112个不能实现财政自给,所以大部分地区根本无力对贫困学生实行生活补助。

  秋季农民有余粮

  辍学容易发生在春夏

  云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主任陈丽娟说,由于初中实行集中办学,80%的学生都要住校,生活费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虽然农民的收入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但很多时候这些财产是以实物的形式表现的,比如说几只鸡、几百斤粮食,农民的手头并没有那么多现金。因此,在许多贫困地区,学校允许学生交米和蔬菜给食堂,也会设立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让学生以种菜、养猪等劳动来换取食宿。尽管如此,还有很多学生连一顿饭0.5元都拿不出来。长此以往,学生营养不良,个子矮,体质差。陈丽娟曾经亲眼看到临沧县一个学校几百名学生同时患上流感,学校只能煮大锅药,挨个送到宿舍。“抵抗力差,宿舍又挤,很容易就感染上疾病”。

  “一般秋季入学时,因为刚秋收,农民手头都有粮食,愿意送孩子去上学。”陈丽娟解释说,由于每一年的教育事业统计数字是在秋季入学时统计,为了控制辍学率,每个县市都会开展捐资助学的活动,机关干部按职务高低有一定的对口帮扶指标,挨家挨户地去劝说学生上学。因此教育部门手头的数字总是显示最好的时期,而实际上,辍学率是动态的。“每年3月到7月是辍学高峰。3月以后连家里都没有了吃的,怎么上学?”二次辍学和间歇性辍学非常普遍。云南省初中2005学年度的平均辍学率是2.43%,但据了解,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某些贫困地区,春季时辍学率可达41%。

  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应该有持续性

  云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何开喜说,他们曾经计算过,一个贫困寄宿生每个月最低生活费要50元,但现在只有极少数每个月能够拿到50元补助,大多数学生维持生活还比较困难。他粗略地算了一笔账:全省190万名初中生,有一半贫困生,就是近100万,按每人每年补助500元计算,就需要5亿元的资金投入。“而且不是一次性,是每年都必须投入,地方财政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对此,云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袁国书说,“两免一补”政策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将根据地方财政的实际情况逐年调整拨款结构,省级财政在不断增加投入,力争将生活补助费纳入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来。

  “再不解决好辍学问题,今后选个村干部都困难。”陈丽娟说,农村义务教育保障也关系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和巩固。她说,由于办学条件简陋、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农村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经济落后地区教育意识淡薄,许多农民看不到教育跟改变命运的必然联系。因此,不断加大投入、把学生吸引到学校来上学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雷成 殷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