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CRI观察》中国计划继续扩大造血干细胞资料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17:02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专稿: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15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年会。中国各地分库、实验室、医院的代表和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骨髓库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中华骨髓库从1992年成立时的响应者寥寥,一步步发展到现在拥有36万份造血干细胞资料,其中倾注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无数的心血。现在,中华骨髓库又计划继续扩容,希望到2010年的时候达到100万份造血干细胞资料的规模。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们对白血病曾经束手无策。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发现了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上个世纪80、90年代,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建立起骨髓库,为白血病患者提供配型适合的造血干细胞。

  中国约有400多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约有100万需要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进行治疗。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开始组织建立了中华骨髓库,到2006年3月,中华骨髓库已经达到了36万份资料的规模,可以使50%的白血病患者在资料库中找到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提供者。但是这和病人的需要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先生表示,中华骨髓库正计划进一步扩大,他说:“我们准备在2010年前,使我们的库容量达到100万(份造血干细胞资料)。我们请专家初步做了一个测算,大概库容量多少是最经济、最合算?现在初步测算是100万。”

  洪俊岭先生表示,根据目前的情况,他对完成这个目标充满信心。参加年会的中华骨髓库各省分库的负责人也很乐观。中国东部沿海省份江苏省的分库负责人孙仁静先生说,江苏的任务是到2010年达到8万份,他认为没有问题,甚至可能达到10万份:“江苏目前采集的血液标本是5万多份,因为群众比较踊跃,报名捐献的人比较多,那么(血液)标本我们先采下来。实验室分型有一个过程,毕竟牵涉到人力和设备,实验室目前做出来的是3万多份,还有1万多份标本要暂时存放一下。另外,目前我们仅仅是在城市里进行宣传动员,没有延伸到农村。”

  这种情况和1992年刚开始建立中华骨髓库时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先生从1992年就参加了中华骨髓库的建设工作,他说:“我们(19)92开始起步做(建立中华骨髓库)这个工作,那么(到2001年,)在9年的时间里面,我们才有几千份(造血感细胞资料入库)。”

  当时由于中华骨髓库的资料有限,造成中国的一些白血病患者需要向国外、境外的骨髓库求助,这一现象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反思,中国政府也日益重视中华骨髓库的建设。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2001年底,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

  从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到今年3月,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内,中华骨髓库的入库资料就从几千份快速增长到了36万份。目前,已经有400多位志愿者捐赠了造血干细胞,为境外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10余例。

  据介绍,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后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就是经费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建立骨髓库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仅是为捐献者提供的造血干细胞进行分型检测,一个人就需要500元人民币的费用,而仅仅靠中国红十字会通过社会募捐来筹资显然不够。

  中华骨髓库重新启动后,中国政府出资成立了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作为专门的管理机构,为中华骨髓库的建设提供了组织和人员保证。同时,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中华骨髓库的资金支持,从2003年至今提供了约1.8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

  第二个原因是刚开始时人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一新生事物不了解,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身体健康,而当时的技术也比较落后,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有一定的痛苦和危险性。

  而随着宣传力度的增强,人们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日益了解,捐献志愿者日益增加,捐献造血干细胞也被称为人生最值得做的事件之一。商海涛先生在2003年为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他表示,原来他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有一些顾虑:“当时得知这个事以后了,对这个造血干细胞(捐献)确实不是很了解,当了解以后了,顾虑就打消了,所以就捐了。”

  另外,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采集造血干细胞也不再需要在骨髓中采集,采集过程几乎没有任何痛苦,危险性也大大降低,这也提高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根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37个国家建立了48个骨髓库,美国国家骨髓库有470万份,欧洲370万份,中国台湾也有23万份。中华骨髓库近几年发展很快,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华人造血干细胞资料库。随着中华骨髓库进一步的扩容,必将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全球华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