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药品不良反应:抗生素最为凶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2:52 山西晚报

  新闻前缀

  去年,4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4岁以下婴幼儿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在所有不良反应案例中,抗生素类药是最大的“元凶”……5月15日,我省召开首次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评价会,对2005年我省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9位省药品不良反应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省中医药研究院、省肿瘤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应邀参会。

  案例 去年4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2005年,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国家4276份不良反应报表,其中,有28例新案例,36例严重不良反应。有4人分别因为使用新斯的明、头孢他啶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和附子理中丸,发生不良反应后死亡。其他患者虽然绝大多数好转,但有些人却留下了右肘肌肉萎缩、耳鸣、关节痛、性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分析 抗生素多发不良反应

  “我明明吃的是感冒药,怎么会引起腹泻?”“输完液身上长了很多小疙瘩,痛痒难耐……”吃药、输液时,要是突然发生皮肤瘙痒,起药疹,很可能你已经发生了药品不良反应。哪些药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经过一年的搜集、统计,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得出结论:所有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抗生素类药物约占六成,其中,以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头孢类居多,占到37.02%。其次是中药、抗肿瘤药和循环系统用药。据了解,抗生素类药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重度血红蛋白下降、消化道大出血等。

  警惕使用中药注射剂

  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但是,去年两例死亡、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却是因为用了中药。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赵向东介绍说,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案例中,注射剂占多数。中药注射剂提取工艺比较复杂,生产过程中可能有些不纯的成分混杂进去,而且,由于中药注射剂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等原因,平常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一定要高度警惕。

  赵向东说,和口服、肌肉注射相比,静脉滴注更多发药品不良反应。在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2:1。而根据发生年龄来看,4岁以下的婴幼儿和55岁以上的老年人,前者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后者因为功能减退,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原因 多为滥用抗生素引起

  看病用药是为了治疗这种疾病,用药后却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导致其他脏器受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良反应多发?

  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王星认为,药物滥用,尤其是抗生素滥用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他说,给病人开药时,为了多收提成,本来一种药就能治病,有些医生非要开两种。病人用的药多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自然就高了。

  另外,患者存在认识误区。省中医药研究院肾内科主任刘光珍说,平常看病时,不少患者会问,“为什么不给我输液?”殊不知,近七成的不良反应,都是输液引起的。

  专家们分析后认为,超范围用药、大夫对药物安全性的认识不到位、很多基层的大夫根本不知道中药怎么开、对中药配伍知之甚少,也会引发不良反应。

  对策 能口服不注射

  针对静脉滴注多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现状,专家分析后表示:用药时,能口服不注射,能肌肉注射不要静脉滴注。用药过程中,身体出现任何不适,要及时给医生反映,并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其实,药品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率远远高于目前的报告率。”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柴林青介绍说,发生不良反应后,很多医生没有报告意识,小的不良反应不重视,草草处理了事,严重的不良反应更是遮遮掩掩,不敢让人知道。而且,多数医院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柴林青感叹说,“百姓对药品的使用效果有知情权。让公众了解药品不良反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