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垄断体制是教材暴利的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3:57 舜网-济南日报

  吴睿鸫

  江苏省检察机关经过两年多的侦查,挖出了一系列高校教材回扣案:在江苏115所高校中,已查出有109所学校涉案,已有130多起商业贿赂立案。触目惊心的案件告诉人们:在社会反映强烈的“上学贵”背后,原来还有另一只黑手——“商业贿赂”从中捣鬼(《中国青年报》5月15日报道)。

  高等教育被称为“精英消费”,而高校教材由于庞大的发行量和令人难以想像的巨额利润,又被视为“餐桌上的羔羊”,成为各出版、发行商觊觎的“美味”。由此,在高校教材采购环节中,商业贿赂便有了可乘之机,从而造成学生教材负担过重,成为学生上学贵的又一重要因素。

  据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按此比例,每年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

  笔者以为,高校教材暴利的根源在于教材出版发行的垄断体制。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校,教材从出版到发行的高度垄断,形成了一个与市场竞争绝缘的“暴利堡垒”。从出版环节而言,教材大都是指定某家(些)出版社出版,因为缺少竞争,不仅导致教材价格的逐年攀升,也导致了某些教材质量的不尽如人意。从发行环节来看,极少数部门更是垄断着这一领域,昔日数次教材发行改革,这些部门都极力反对,因为离开这笔业务,他们就等于丢掉了手中的“金饭碗”。正是由于这种垄断运营机制,各类教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要想真正遏制学生教材商业贿赂丛生的乱象,首先,要正本清源,釜底抽薪,彻底打破现有高度垄断的教材出版发行体制,引入竞争机制,走市场化道路。其次是,借鉴国外方法,实行编写、出版和发行分离体制。作为教材市场化发行的配套措施,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材编写质量,而且也会降低居高不下的书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