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05:35 浙江日报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面积1105平方公里,下辖6镇7街道。2005年底全市人口160余万,其中户籍人口68万,外来建设者近100万。改革开放20多年来,义乌市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起步,通过繁荣发展小商品市场,积极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成功道路。特别是近年来,义乌市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从实际出发,
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力地促进了小商品市场加快提升,经贸国际化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呈现出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强劲势头,并向全面小康社会快速迈进。

  ——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市。从1982年到2005年,义乌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年均增幅分别达24%、25%、36%。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0.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400美元;财政总收入3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6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6.2亿元、贷款余额355.8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2.9∶46.2∶50.9。义乌在2004年度全国百强县(市)中居第15位,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跃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

  ——资源贫乏的丘陵地区培育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短短20多年,义乌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国际性的小商品采购基地,共有41个行业、1900余个大类的40多万种商品在这里展贸交易,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2005年,全市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389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289亿元,连续15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2005年8月,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远离都市的内陆小城正在向国际性的商贸城市迈进。义乌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日用品出口基地、最大的内陆海关和首个可直接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县级市。义乌市场的商品已出口到世界212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办事处(代表处)615家,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联合国难民署等机构在义乌建立采购中心,全球海运前20强企业中有8家在义乌设立办事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已经成为继广交会、华交会之后全国第三大经贸类展会。

  ——基础薄弱的落后乡村呈现出城乡一体的崭新面貌。全市城市化水平达60%,农业从业人员下降为30.6%。全市城乡已基本实现道路、公交一体化,中心城区至各镇(街道)之间已建成高等级道路,形成“十分钟经济圈”,通村公路全面实现等级化、硬面化。城乡垃圾实现网络化收集、无害化处理。

  ——敢闯敢创的义乌人民基本过上了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义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35元,居民人均储蓄存款4.26万元,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9.5和60平方米,“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2%和32.2%,每百户家庭拥有生活用汽车23.6辆;8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还建有灯光球场和健身场所。

  ——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保持了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义乌在一定意义上是一座新兴“移民”城市,外来建设者以每年10万人以上的速度递增;40余个国内少数民族的数万名人员、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外商常驻义乌;世界各大宗教信徒在这里人数众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义乌保持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已多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恶性群体性事件,刑事发案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4.3%。

  ——蓬勃发展的义乌市场引领着日益兴旺的“义乌经济圈”。义乌市场锻造和带动了义乌本地产业的发展,还牵引着浙江中部地区众多的特色产业区块,形成了一个跨区域的“义乌经济圈”,辐射范围超出浙江直到全国各地,并使越来越多的“浙江制造”、“中国制造”经此销往国内海外。在义乌市场销售的商品中,30%来自义乌本地,30%来自浙江其他地区,30%来自全国各省区市,10%来自境外。

  深入探究义乌发展之“谜”,我们可以看到,义乌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的精神,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和义乌特点的有效做法,坚持兴商建市,促进产业联动,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和谐发展,丰厚文化底蕴,力求党政有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成功道路。

  一、兴商建市:推进专业市场的扩张提升,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龙头和基石

  义乌的自然禀赋并没有为这里的人们生存繁衍提供足够的生产生活资源,计划经济时代也没有在这里布局大工业生产。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激活了义乌人民的经商传统,激发了义乌人民的创业激情,让义乌人民走出了一条“兴商建市”的成功之路。义乌确立并实践“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未动摇,遵循抓市场就是抓经济的理念从未改变,推进专业市场硬件完善、功能拓展、业态提升的工作从未停止,真正做到了工作围绕市场转、城市围绕市场建、产业围绕市场育。(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自清乾隆年间以来,义乌逐步形成了“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1978年底,义乌稠城、廿三里两镇的农民自发地在镇区马路两侧摆起地摊,并逐步形成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马路市场”。1982年9月,义乌县委、县政府尊重群众发展小商品贸易的强烈要求,毅然作出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决策,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并出资搭建了简陋的市场设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自此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1984年10月,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商建县”战略,把市场摆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位,把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同年12月,第二代小商品市场建成。1986年,第三代小商品市场建成。1988年,义乌第三产业比重达39.2%,三次产业结构首次呈“三、二、一”顺序。199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跃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之首,此后年年保持这一桂冠。1992年8月,国家工商局正式命名“中国小商品城”。同年10月,第四代市场——篁园市场一期投入运行;1994年7月,篁园市场二期又投入运行。1996年9月,一座集商贸、仓储、办公、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超大型商城——宾王市场投入运行。从此,义乌市场各行业全部搬入大厅式室内市场。2002年9月,作为第五代小商品市场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投入使用。2005年9月,国际商贸城二期全面建成。绵延2.5公里、周长6.6公里、营业面积170万平方米、拥有2.5万个商位的国际商贸城,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标志着义乌市场发展进入一个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如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0多个专业市场、30多条专业街相互支撑,拥有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多个,从业人员20多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

  市场是商品之“舟”、信息之“窗”、交易之“桥”。义乌市场的业态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82年创建到1990年,基本属于区域专业市场阶段。其基本特征是批发市场,经营业态较为传统,交易方式都是现场、现金、现货交易。二是从1991年到2000年,义乌市场从区域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成为跨区域、连城乡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层次结构分明的小商品市场体系,确立了在全国专业市场中的龙头地位,并在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建立了分市场和小商品配送中心,形成了全国性的物流网络。其主要经营业态是:通过摊仓结合、摊厂结合、店仓结合等方式完成交易;通过托运实现人到货到;支票和信用卡成为主要支付方式。三是进入21世纪以来,义乌市场加快向国际性商贸中心迈进,特别是随着国际商贸城的投入运行,市场业态又一次发生质的提升。以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洽谈订单、商品展示、现代物流等为主的新型业态迅速发展,会展、金融、物流、购物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现代化服务和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目前,来自欧美高端市场的订单份额显著增加,美国已成为义乌市场商品的第一出口市场;国际商贸城成为全国首家AAAA级购物旅游景区;“十一五”期间,义乌是浙江省三个“大通关”建设重点之一。

  从义乌市场发展本身来看,也有其成功之道。在市场形态方面,抢占了发展先机,不断扩张提升,先后经过8次搬迁、11次扩建,经历了一次次嬗变;在市场定位方面,立足实际,确立并始终保持日用商品“小、全、新、特、廉”的商品定位和市场特色;在市场拓展方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先占领国内市场,再进军国际市场,从“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向“买全球货、卖全球货”迈进;在市场管理方面,划行归市、分类集聚,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在市场战略方面,既育市场又育商人,既兴市场又兴百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义乌商人队伍也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

  目前,义乌市基本形成以商贸流通、物流、金融、会展、购物旅游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并成为主要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共有各类服务业经营单位10万余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超过生产总值的一半,2005年义博会实现成交额81亿元,境外参会客商达1.4万人。

  二、产业联动: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独特路径

  商贸业的持久繁荣,需要有产业的坚强支撑。义乌小商品市场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就在于义乌没有孤立地搞专业市场建设,而是在推进“兴商建市”的同时,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积极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策略,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大力发展与专业市场关联度紧密的小商品加工业,推进工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构筑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小产业、大市场”的工业发展格局,推动小商品集散中心进一步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

  以商促工、贸工联动。1993年以来,义乌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发挥市场发展业已形成的人才、资金、信息、机制等先发优势,转化商业资本,大力发展小商品加工业。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家和经商户利用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向工业扩展,以商促工、引商转工、工商联动,发挥“销地产”优势,拉长产业链,发展低能耗、无污染、优势明显、市场关联度大的产业和产品,推动市场与产业、城市联动发展,形成了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两者双向互动、相互依存、共同繁荣的局面。到2005年底,全市培育了2.5万家工业企业,发展了20多个特色鲜明的小商品加工产业,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拉链等20多个优势行业。

  园区集聚、产业提升。近年来,义乌市认真落实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策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按照“一体两翼”(以商贸服务业为主的主城区,以加工业为主的两个副城区)的构想开发建设两大产业带,整合工业园区,促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用高新技术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扶持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增加技改投入,引进国内外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展技术改造。到2005年底,全市完成技改投资32.3亿元;已授牌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83家,其中省级18家;企业研发(技术)中心79家,其中省级5家;民营研究所43家;专利授权数达3942项;有效注册商标1.06万件,总数居全省各县市首位。

  辐射周边、接轨国际。义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义乌市场的持续繁荣,推动了义乌本地产品不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带动了周边市县乃至全省、全国许多地区小商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义乌以浙中城市群为依托,积极发挥义乌市场的带动作用,通过在周边地区设立加工基地,利用周边地区人力资源发展来料加工,有效突破了自身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2005年,义乌市场输出来料加工业务货值100多亿元,带动周边地区3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小商品来料加工,义乌向这些地区支付加工业务费10多亿元;实现自营出口10.09亿美元,年出口量达40万标箱的商品。

  三、城乡统筹:以工哺农、以商强农,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有力举措

  小商品贸易及相关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和外地人口向义乌城区集聚。义乌在启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依托市场国际化、产业集群化、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和趋势,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和规律,坚持工商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推动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转变,努力促进城乡融合、共享现代文明。

  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大大加速了义乌的城市化进程。1982年义乌城区面积仅2.8平方公里,1997年已扩展至15.2平方公里。从1997年开始,义乌通过产权市场向社会公开出让使用权、经营权、受益权,筹集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使交通、电力、通讯、供水等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近几年,义乌把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国际性商贸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国际性小商品制造中心、国际性小商品研发中心和国际购物天堂的目标,实施“一体两翼”的城市、市场、产业同步扩张战略。市政府每年投资数十亿元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实施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组织了大面积的城市绿化,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的创建活动。2005年底,义乌中心城区面积已达5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10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现代化、国际化气息日益浓郁。

  积极实施“以工哺农,以商强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商贸业的迅速发展使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凸现出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为此,义乌市遵循“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积极发挥工商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工商业主投资农业领域,建立农业经济开发区,设立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实施农业“强龙”工程。市财政逐年提高对“三农”的投入比例,2005年对“三农”的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34.6%。全市已有规模农业企业1900余家,其中龙头企业161家,联结基地23.8万亩,带动农民8万余户。

  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3年,义乌市率先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并制订和实施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编制完成全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把全市800个行政村统筹规划为290个社区,争取到2020年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任务,实现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农业向企业转变,实现城乡融合,共享现代文明。义乌市对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内的村庄分期分批进行新社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鼓励统一建造。按照“政府补助、市场运作、信贷扶持、农户自筹”的思路创新筹资机制,推进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城乡一体化行动。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先抓“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再抓“穿衣戴帽”、拆违拆空、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并积极建设现代化新社区,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目前全市农村已有文体活动场所2000多处,城乡垃圾已实行一体化处理,1588名农村卫生保洁员全部到位。

  四、和谐发展: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相容,注重经济社会的和谐互动,注重各类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重要特征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张、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土地资源缺乏、水质性缺水、能源短缺等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同时,社会成分日趋多元、社会结构更为复杂、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社会利益关系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义乌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着力缓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突出“两个关注、两个尊重”,即关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不同利益群体的合理诉求,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尊重文化多样性,形成了本地人与外地人、本国人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和谐创业的良好环境。

  着力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义乌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资源保护开发和节约利用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制定实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政策措施,集约利用土地、电力、水等有限资源,并通过整合资源来调整产业布局,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认真落实省委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生态市创建各项工作。编制完成《义乌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及若干配套规划和方案。全面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狠抓环境整治,推进“碧水、蓝天、绿色、宁静”四大工程,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目前,义乌市已通过国家园林城市的省级验收,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2%;大陈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劳动关系矛盾不断凸显的新情况,义乌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协调和谐的新路子,努力构建党委领导、工会牵头、政府各部门支持联动的维权大格局,初步形成了依法维权的载体和机制,缓解了劳动关系矛盾,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这一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同时,义乌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全市各类保险已达200万人次;养老保险已实现企业全覆盖,工伤保险基本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万人;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率达72.1%;农村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率91.3%,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

  积极创新对外来建设者的服务和管理。义乌的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人口,常住外商近8000人,外来人口中有40个少数民族的群众数万人,其中仅穆斯林就有6000多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义乌积极推行“外来人口本地化”政策,把“外来打工者”改称为“外来建设者”,逐步使外来建设者在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享有市民待遇,努力开创“发展空间共存、生活资源共享、社会责任共担、社会秩序共管、经济繁荣共创”的新局面。积极探索涉外警务新机制,建立外事专管员和外事联络员制度。组织开展“十佳外来建设者”和“优秀外来建设者”评选活动,在全国首开外来职工参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和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先河,已有65名外来建设者当选为镇级人大代表,11人当选市人大代表。

  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义乌市牢牢抓住农村治安这一重点,大力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坚持开展“强组织、打邪恶、解难题、促发展”为主题的重点村集中整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治安平稳。针对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防控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空间。建立健全调解组织,积极开展法律服务,注重从源头上遏制矛盾纠纷的产生。

  五、丰厚底蕴:秉承深厚的文化传统,弘扬独特的人文精神,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不竭源泉

  义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的义乌精神,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拨浪鼓文化”,为义乌人的创业和义乌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泉和肥沃的文化土壤。义乌重视传承“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光大敢闯敢创的“拨浪鼓文化”,弘扬区域人文精神,培育具有时代内涵、义乌特点和现代市场经济特质的商贸文化,在全社会营造创业无止境、创新求发展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弘扬义乌人文精神,激发群众创造活力。义乌历史上受到许多著名思想家倡导功利、注重工商以及吸取先进技术、扬弃传统方式等思想的影响。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和长期商业传统的熏陶,熔炼出义乌人特有的群体性格。义乌人尊崇孝义,他们从孝子与乌鸦的古老传说中开启地方文脉,汲取精神力量;义乌人注重情义,他们常说“客人是条龙、不来要受穷”;义乌人讲求信义,他们在“鸡毛换糖”的经商实践中深深体悟到诚信为本;义乌人深明大义,民族危亡之际有抗金名将宗泽挺身而出,倭寇侵扰之时有“戚家军”的3000名义乌勇士担当重任;义乌人敢闯敢创,义乌民间有句俗语,“天上有金子掉下来,也要你自己走出去捡”;义乌人不欺生、不排外、不仇富,秉持“你发财、我赚钱”的信条,形成了薄利多销、义利并举、诚信为本、重商亲商的商业理念和商贸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义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义乌人独特的创业精神,得到了充分的激活和释放。义乌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尊重和保护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义乌人主动走向市场去参与竞争,勇于走南闯北去寻找商机,无所畏惧地跨出国门去开拓国际市场,凭着自强不息、甘于吃苦的精神,硬是在一个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地方培育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商人也因此锻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群体。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义乌深入开展“建文明城市、展商城魅力”为主题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以“人文义乌,礼仪商城”为主题,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市民的礼仪意识明显增强、礼仪知识明显增长、遵守礼仪规范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开展“万名干部优质服务”劝导活动和“文明从脚下起步”、“崇尚文明、告别陋习”、城乡卫生大整治等一系列活动,努力塑造创新、诚信、包容、开放、文明的新时代义乌人。深入推进“信用义乌”建设,维护义乌市场“重质量、守信用”的良好声誉。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富裕起来的义乌人对教育的投入毫不吝啬。早在1993年,义乌就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设在县级市的高等院校——杭州大学义乌分校,现发展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从2001年起,义乌每年公共财政投资教育都在5亿元以上,建设了义乌中学为代表的20多所现代化、标准化学校。2005年学龄人口高中入学率和大学入学率分别达到98.7%和40%。义乌全面开展学习型市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五大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全市经批准的社会培训机构有104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教育组织网络。开展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受训农民达到12万人次以上。开展市场经营户业务知识培训,年受训人数9000人次以上。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义乌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制定实施文化发展纲要,加快文化名城建设,已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曲艺之乡”等荣誉。推进基层文化服务,新建一批城区公共文化设施,普及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和场地,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巡回演出,举办“商城之春”、“江滨之夜”、“农村文化节”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素质的提高。依托市场优势,积极培育以文教体育用品、框画工艺品、年画挂历、印刷包装业、制笔业等为主体的优势文化产业,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2006年4月,由浙江省文化厅、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等联合主办、义乌市承办的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

  六、党政有为:党委总揽全局、把好发展方向,政府调控有度、搞好公共服务,这是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根本保证

  义乌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有所作为、有所不为,决不为所欲为。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机遇不松劲,遇到困难不退缩,做到清醒坚定有作为。他们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导权,适时提出重大战略举措,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他们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决不置之不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决不放任自流;面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决不放弃领导;面对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决不无所作为。可以说,义乌群众的创新创业,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尊重与保护;义乌市场的提升嬗变,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义乌发展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和有效服务。

  善于把握大局。1982年,党委、政府在顶住重重压力,作出“四个允许”的同时,还提出了政治上鼓励、资金上照顾、技术上指导、税收上优惠、法律上保护等五项扶持政策。1993年当小商品市场已经具备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之时,党委及时作出决策,政府果断实行“管办分离”,全面退出竞争性领域。此后,从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到按照“一体两翼”构想整合工业园区,从实行“以工哺农、以商强农”到推进城乡一体化,从建设中等城市到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义乌历届党委、政府都善于抓住每一次重要机遇,把握好发展方向和大局,承担起作出战略性决策的重大责任。

  切实转变职能。从2000年开始,义乌以推行综合预算改革为核心,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全面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形成了“一个笼子管收入,一个口子管支出,一个盘子编预算,财政监督全过程”的财政运行机制。近几年,义乌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通过多轮审批制度改革,精简政府审批项目207个,并调整理顺镇街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建立市、镇(街道)、工作片(中心村)三级联动的便民服务体系。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创新工程招投标方式。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党风、政风建设。

  力求有所作为。在市场发展的前期,政府积极建设市场基础设施,协调解决市场用地和资金信贷问题,推动硬件设施升级换代。实行“管办分离”后,政府部门及时组建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作为市场主办者进行市场的硬件建设、配套服务、经营开发和物业管理。同时,政府对市场商位和货运场站的产权等事关市场长远发展的战略资源实行控股,牢牢掌握市场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权,积极实施市场发展总体规划,推进市场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整合各类市场资源,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政府积极为市场交易活动提供稳定、规范、公正、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和体制框架,如率先实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拍卖制度,率先进行跨地区水权交易,创造性地对市场实行“划行归市、分类集聚”等。

  坚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使市场在规范运行中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依法建立健全重点经营商品准入制度、经营主体信用记录和惩罚制度、市场经营主体准入机制,强化案件查处制度。依法开展市场监管,发展联手打假的协作网,实行明码标价和质量监督。依法规范市场交易,促进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的形成。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执行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所有工业项目用地一律实行招标出让办法。

  义乌的发展,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成功实践;是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近年来结合实际推进“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各项工作的成功实践,是浙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义乌的发展经验是“浙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义乌精神”是“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从义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成功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客观规律的区域发展之路。要善于把中央精神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本地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和产业传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辟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积极探索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班子只当“流水兵”、发展才是“铁营盘”的理念,对在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部署,始终咬住目标、坚持不懈、一以贯之,一年接着一年、一届接着一届地抓下去,努力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优势。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及时提出适合实践要求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推进观念、体制、科技、文化等一系列创新,努力使我们的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发展环境。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发展优势,积极挖掘发展潜力,努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五个统筹”的要求,努力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战略,拓宽发展途径,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内涵,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切实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握“两个趋向”的转换规律,加快城乡一体化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卫生强省和体育强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切实缓解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既“立足浙江做强浙江”,又“跳出浙江做大浙江”,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相融,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努力走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浙江特点的和谐发展之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平安浙江”建设,按照“发展促和谐、民主推和谐、公正求和谐、管理谋和谐、稳定保和谐、文化育和谐”的思路,积极构建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热情,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健全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的机制和渠道。要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实现各方面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社会的自治能力,推动广大群众依法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创新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努力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富民强省之路。要围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谋发展、抓改革、保稳定、促和谐,坚持改革发展稳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畅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关注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关注人的价值诉求、精神追求、文化需求等各方面需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地方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始终坚持党对发展的主导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地方党委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确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打造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