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唐山寻亲专题 > 正文

纪念抗震30周年:少将用胶片记录地震灾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10:50 燕赵都市报

  30年前,他和同事扛着摄像机,用16毫米胶片记录下唐山大地震灾情,并及时地送到了北京,他就是现年63岁的刘效礼少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回忆是力量之源,永远不要忘记周年纪念日,开展纪念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唐山抗震20周年的当晚,刘效礼少将写下这段话,并用亲身经历写出了一篇充满感情的纪念文章。

  差点从桌子上掉下来

  4月24日下午,记者在感恩使者张信东的带领下,来到了北京市海淀区汇景阁公寓,在电视记录片学术委员会的会长办公室里见到了当年很早就赶到唐山的新闻记者刘效礼先生。布局简单但不失文人气息的办公室里,这位少将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得知有唐山的朋友来看望自己,刘先生感到既吃惊又高兴,当张信东把写有“厚德载福”四个大字的书法作品送给先生并向先生鞠躬时,他急忙走过去阻拦,“那都是我应该做的。”说起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刘先生还记忆犹新,“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并严重波及到北京。”

  “那时,因同事家里来人,我从宿舍搬到电视台办公室,晚上睡在办公桌上。”刘效礼少将向记者说起他对1976年大地震的第一印象,“那天晚上,熟睡中的我感到办公桌在摇晃,而且越来越厉害,差点掉地上。”

  临危受命赶往唐山

  1976年7月28日,大家都感到某个地区可能发生了强烈地震,出现了重大灾情,但具体的情况还不得而知。为了安全,北京也在搭防震棚。“28日下午,在我和同事正在搭防震棚时,夏之平主任跟我说:‘中央急于知道地震的情况,你去完成这个任务,要求是及时、迅速、准确,快去快回。’”刘效礼先生回忆起自己临危受命时的情景,表情仿佛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据他介绍,当时还有个同事叫许佑宁,听到领导的安排后主动请缨,“我也愿意和他一起赶往唐山,共同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由于任务重,时间紧,刘效礼和同事根本没有时间考虑拍摄计划,在余震威胁下,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做好了出发的准备。“当时就只准备了摄影机、胶片,还有从食堂领来的一麻袋大米和一包咸菜。”刘先生说当时脑子里就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唐山,把信息反馈到北京来。

  地震现场触目惊心

  1976年7月29日上午,担负着重任的刘效礼等人坐着汽车赶往了唐山灾区。“当时和我们一起去的还有车队的队长史家琪和司机小李同志,开的是一辆后开门吉普车。”刘效礼先生讲着讲着,突然叹口气:“下午4时到达后,我们吃惊地发现,唐山毁了。”就是在地震前一周,刘效礼先生说他还拍过唐山拍新闻,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周后竟然……

  “当时的救灾工作刚刚开始,活着的人还没有从地震惊吓中清醒过来,木然地坐在遇难的亲人身旁;还有刚刚从废墟中救出来的人,满身尘土。”描述起地震现场,坐在椅子上的刘先生正正身体,表情也随之凝重起来,“空中的救灾飞机撒着慰问信和食物,解放军医疗队正在街头为群众治伤。”让人感觉到自然灾害的残忍。

  早期到达灾区的新闻人

  刘效礼和自己的同事一进城区就开始了拍摄,“大量的移动镜头都是在汽车里拍摄的,在拍摄的内容选择上,考虑到这次任务的特点,我们认为除了快以外,还要准确并突出重点。”从参加新闻工作以来,这次拍摄让刘效礼感触颇多,“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明确的采访对象,也没有单位接待我们。”但他们当时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北京电视台(现在的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和中央的领导都等着他们的片子。

  “为了突出重点,在当天下午我们重点拍摄了灾情,较为详细地拍摄了唐山车站、新华街(道)、陶瓷厂等主要设施的震情。”刘先生还清楚地记得唐山部分街道的名字,“第二天上午则重点拍摄了救灾的场面。”

  据刘先生介绍,当时他们是第一个到达灾区的新闻单位。刘先生表示,当时用的是16毫米的胶片拍摄的灾情,若有电子摄像设备,那会拍摄更多的现场资料。

  渴了喝游泳池的水

  这场突击采访拍摄,从29日下午进入唐山,到第二天下午边拍摄边向城外撤,前后持续了近24个小时。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却非常艰苦。

  “1976年7月29日晚上,我们露宿于唐山地委大院的一块水泥地上,四个人挤在一张草席上,那时候正是夏天,酷热的空气似乎要把人闷死,蚊子很多,再加上时断时续的呼唤亲人的哭声,更加让大家心急,谁也睡不着。自己带的一壶水早已经喝光了,幸亏史队长带了一瓶药酒,我们轮着喝一点。”刘效礼先生说此次唐山之行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刘先生清晰地记得,他们在凤凰山附近拍摄时,由于长时间喝不到水,“渴极了,和灾民一样,我们也用水壶在游泳池里灌水喝。”在这种环境下,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刘效礼和他的同事们度过了刻骨铭心的一夜。

  粮食给了百姓,胶片带回北京

  1976年7月30日,刘效礼和他的同事为了把灾情及时反馈到领导那里,他们开始向城外撤退,“但我们又遇到了另外的困难,一是街道上救灾的汽车一辆咬着一辆,交通堵塞,寸步难行。二是体力消耗太大了,而且没有吃的,因为一到唐山我们就把大米和咸菜送给了灾民。”但刘效礼先生说,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他们决心排除万难,尽快把胶片送到北京。

  回来的路上,刘效礼清点了一下一天20多小时的工作,“我们共拍摄了7000多英尺,基本上反映了地震的灾情。”晚11时,一路颠簸,刘效礼等人回到了北京。他记得,“当时的几位台领导都在等我们。”

  现在,刘效礼已过花甲之年,他知道现在唐山发展得很好,但当他看到唐山市民张信东竟然以个人的行为来做这个公益性的事业时,仍然感到了惊讶和欣慰。刘效礼少将还为张信东签名留言,少将写了四个字,“岁月如歌”。

  (本报记者:王军伍;华夏时报联动记者:赵莹莹)

  如果您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幸存者、记录者;如果您参与了救援或曾得到救助……有故事的人,请您拿起笔讲述亲身经历,拿出您珍藏的图片,让我们与读者一起分享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唐山参与热线:(0315)2340000;(0315)2325307;

  电子邮箱:jdb1976@163.com。

  秦皇岛参与热线:(0335)3890000。

  相关专题:唐山寻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