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市2006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14:40 首都之窗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2006年一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规划纲要和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多年以来的良好态势,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总体协调,奥运机遇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经济的基本面好于上年同期,社会发展比较稳定,呈现“开局好、起步稳”的局面。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在国家良好的宏观形势下,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1.6亿元,增长13.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高于全年9%的预期水平。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例为0.7:27.8:71.5。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发展态势趋好,开局之年起步稳健。

  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现代服务业主导作用增强。一季度,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4亿元,增长11.9%,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70%。其中,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1%)、金融业(15.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8.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3.1%)、住宿餐饮业(13%)、教育(13.5%)等增长较快;批发零售业(10.6%)、房地产业(6.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1%)也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

  工业增速大幅提高,结构高端化趋势明显。一季度,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422.5亿元,增长17.7%,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7.3亿元,增长41.2%。现代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9.5亿元,增长31.4%。手机、汽车产业链逐步形成。星网工业园手机配套企业产值增长80.5%,全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企业产值增长25.9%。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种养业布局调整取得新进展。受城市化进程加快、畜牧业布局“三退”政策(退出五环路、水源涵养区、卫星城和小城镇周边)等影响,顺义、通州等重点新城种养业产值明显下降。一季度,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8.9%,但全市观光园总收入增长37.8%,依托农业的民俗旅游总收入增长23.4%。

  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优化,三大需求形势看好。

  ——投资增速平稳回升。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9.9亿元,增长17.5%,同比提高8.9个百分点,比2005年全年提高5.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增速10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9.5亿元,增长24.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16.3亿元,增长13.1%,比2005年全年高9.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开始回暖。一季度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58.1%,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增长1.2倍,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增长47.3%。

  ——消费市场更加活跃。受居民收入提高和节日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80.3亿元,增长12.9%,增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以“住、行”为主导的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深化,汽车、家电、金银珠宝、石油制品成为市场销售热点。居民购房持续升温。一季度,商品住宅现、期房销售面积增长9.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11%。

  ——外贸结构继续优化,外向型经济特征更加突出。一季度,地方企业出口48.3亿美元,增长46.8%。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地方企业出口总额的5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一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同比增长33.4%。其中,第三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增长62.8%,占全市的四分之三。

  信贷投放增长较快,土地供应得到保障。3月末,北京辖区内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81.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4.9%。全市土地供应进度比2005年同期明显加快。

  (二)开发区和重点功能区发展迅速,增长极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城市发展新区现代制造业发展迅速,开发区集聚效应增强。一季度,全市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7.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9.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5%。全市开发区共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7.5%,集中度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势头良好。中关村科技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3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8.4%;一批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入驻金融街和商务中心区(CBD);临空经济区发展较快;奥林匹克中心区正在抓紧建设。

  (三)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全市经济不仅实现了量的扩增更实现了有效益的发展。

  技术进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北京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2966件,同比增长13.4%;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93.4%。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重点支出项目得到保障。全市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7.3亿元,增长19.3%。地方财政支出205.4亿元,增长23.5%,社会保障、轨道交通资本金等支出得到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5元,实际增长16.3%,同比提高6.9个百分点。

  物价低位运行。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比全国低0.2个百分点。我市价格水平较低主要是市场供求关系和消费结构影响的结果。绝大多数的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呈长期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在我市消费结构中,吃类、烧类等价格上涨商品所占比重较低,汽车、电器等价格持续下跌的商品权重较高。

  (四)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功能和产业后劲进一步增强。

  奥运及基础设施工程进展总体顺利。46项重点建设项目146子项中在施103项,其中本年新开13个。新建奥运比赛场馆已全部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奥运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地铁五号线、十号线一期(含奥运支线)、四号线、首都机场轨道交通进展顺利,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北京段)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一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正按计划推进。

  (五)新农村试点建设积极稳妥、起步扎实。

  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及3个配套文件。全市各区县已普遍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市、区和各部门的春季调研活动全面深入展开。确定了108项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折子工程。筛选确定了2006年80个市级试点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也正在加紧建立。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村投资23.4亿元,增长36.8%。

  (六)就业形势和社会秩序基本稳定。

  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截至3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7%,仍在控制目标以内。3月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比2005年底净增5.1万人、4万人和12.4万人。企业年金、全市统一的企业退休人员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性意见》等政策陆续实施。

  市场秩序良好。企业经济违法案件发案率仅为0.8%;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达96.8%,其中与人民生活密切的主要食品合格率超过98%;药品安全抽验合格率99.08%,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药品服务网点覆盖了73.5%的行政村。

  社会治安形势稳定。刑事案件立案增幅下降,破案率同比有所提高。“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已覆盖八城区的265平方公里区域。

  当前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压力加大。水资源紧张,空气污染治理形势严峻,人口规模膨胀,加剧了土地、能源等资源紧缺状况。二是经济运行仍存在时段性、结构性矛盾。三是城市管理还存在一些难点。此外,春旱严重、农资价格普遍上涨等给农民增收带来一定影响;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供销两个方向的挤压,效益有所下滑;银行业经营压力加大;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突出。

  二、措施建议

  总体上看,一季度的形势好于预期,开局好,起步稳。为保持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要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议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紧解决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具体问题。一要加强政策集成、资金集成,集中抓好80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明确各级补贴标准,形成政府投入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广大农村自愿投入的多方协作机制。二要继续落实政府投资向郊区倾斜政策,加快村镇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加强新技术、新机制引进,探索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紧迫问题,如农村能源、给排水等。四要因地制宜,用高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培育种养业的替代产业。五要适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农村股份合作制的需要,大力培育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二)继续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一是加强协调组织,加快拆迁步伐,加快各项前期工作,促进未开工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二是加强项目实施调度,确保奥运倒排工期项目和奥运环境整治、“城中村”整治等重大任务按期保质完成。三是要继续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保持工业投资稳定较快增长,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四是落实好土地供应计划,坚持部门联动机制,及早落实重点建设用地需要。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安排入市规模,增加普通住宅、经济适用房用地有效供给。五是加快政府投资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规范政府投资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六是切实加强城市交通、公共服务、新农村等领域建设,加快研究落实重点新城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新城功能定位。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防止房价过快上涨。贯彻落实中央“强化规划调控,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精神,加紧研究保持房地产健康发展和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抓好经济适用房建设工作,研究建立最低住房保障体系。二是促进二手房市场快速发展。三是强化开发过程监管。四是适时发布房地产信息。五是加强需求的监测和管理,统筹考虑城市承载力,研究制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政策。

  (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金融产品。继续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做好基础工作,尽早出台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重点解决文化创意企业启动时期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转化和保护能力,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市场管理。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结合区域特点,进一步明确各创意园的产业集聚导向。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增加小额信贷和支农信贷发放,支持中小企业和基层建设。

  (五)搞好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落实2006年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推进全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建设,启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政府节能,落实政府机构节能8%的目标,对10家试点单位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力争综合节能率达到20%以上。全面落实十二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继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专项整治措施,有效控制扬尘污染。稳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理顺资源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六)积极做好电力“迎峰度夏”。积极推进应急管理向常规管理的转变,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电力供需,削峰填谷,实现电力平稳运行。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消除事故隐患,提高终端电网载荷能力。做好煤炭、成品油、天然气供求监测与协调工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