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网络哄客"岂能纵容"抄袭考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10:53 广西新闻网

  日前,成都作者曾颖意外发现,自己发表于2002年的杂文《桃花源祭》竟在2004年被江西一名考生抄成内容相同、结构相同的高考满分作文!“这篇满分文章经名师点评,已经被某些教育刊物收录其中。根据版权法,我想出版自己的文章,难不成还得经过别人的同意?”愤慨之余,他在天涯论坛发帖声讨该考生,没想到招来骂声一片:“这么大一个人了,还和一个小孩子过不去?羞不羞?文人也要有文人的肚量”(据《成都晚报》5月16日报道)。

  笔者发现,围攻曾颖、纵容抄袭者的“网络哄客”们认为,曾颖太小题大做,学生本身就是学习的,学习古人今人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难道学了名人的文章,还要这些“大家”同意不成?能够去读你的文章就不错了,中国还有多少人读文学?你读陶渊明的文章产生了灵感,他读你的文章产生了灵感,仅此而已。曾颖做人做到这个地步,也太陈凯歌了吧。有人还公然宣称:“抄袭有理,复制无罪!”

  而笔者认为,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基本观点、主要事例与其它文章雷同,包括引用了整段文章而不注明出处,即便是考生背下来的,都应当认定为抄袭。名人的作品,就算你套用上去,别人也知道是人家的,而不会认为是作者原创,而该考生文章完全模仿曾颖,容易让人误会为该考生的作品,这是对原作者的极不尊重,为什么被抄袭者反倒成了罪人?

  抄袭本身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对这种不公平竞争的“集体纵容”,对抄袭的群体公开认同,其实就是对基本价值观的颠覆。这,也许才是曾颖发誓追究到底的真正原因!而曾颖追究此事的积极意义在于,将促使我们反思:考生在高考前突击背诵范文为何竟成了一种风气?如此风气将把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们引向何方?

  当前,考前押题熟背范文、考场上瞒天过海的做法,在高考中已蔚然成风,“一不小心”抄成满分也屡见不鲜。一些语文教师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绝招”,就是背古人、抄今人,背范文、抄范文,我们的好学生绝大多数都懂得“范文才是硬道理”。殊不知,这种呆板的教学方式背后,是在让学生们接受潜在的“抄袭教育”,使学生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不断下降,学生学会的不是真实思想感情的表达,而是学会了虚情假意;更为恶劣的是,一旦高考作文抄成满分,初尝投机取巧甜头的学生的浮躁和投机心理会呈蔓延滋长态势,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他们有可能成为学术腐败的接班人,不再会凭借创造力与刻苦奋斗获得成就感,反而以一种功利的心态群起仿效“抄袭”等投机行为。

  因此,考生在考前突击背范文的教育“惯例”,我们得彻底改一改了。即使是对于高考学生真正的抄袭行为,我们也有必要树立起一杆道德大旗,即使不追究其责任,也要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们无原则地宽容,有百害无一利。编辑:黄皓作者:何勇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