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晨曦初露霞正红 海北州固定资产投资成就巡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0:43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青海省海北州计划确定的八项主要预期目标中有六项提前一年完成,成为我州历史上实施最好的五年。说起各族群众最深刻最直观的感受,一定是发生在身边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明亮、舒适的牧民新居,笔直、宽敞的乡镇干道,科学、先进的生产设施,现代、便捷的基础设施,新颖、别致的建筑楼群……。这一切,向我们诠释:“十五”期间,是海北建政以来发展最快、投资力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群众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最快的五年,也是扎扎实实打基础求
发展的五年。

  基础设施薄弱,电力、道路、水利、通讯和农牧区基础条件落后,城镇配套基础设施、技术更新、公共设施等不完善是长期严重制约我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我州把“项目带动、投入拉动”战略作为打好基础、调整结构、扩大总量、增强后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机遇,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扩大投资规模,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上,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性项目上,千方百计争取国债项目和建设资金,实施了一大批事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有效改善了基础条件,积蓄了发展后劲,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5亿元大关,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5.58亿元,年均增长24.1%。其中州县属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亿元大关,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0.53亿元,年均增长28.9%,是“九五”期间累计投资额的3.1倍。

  围绕基础设施做项目,使全州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投资最多、变化最大的领域,道路、电力、水利、通讯、城镇配套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全面提升。围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大了对外交往协作和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到位资金超过16亿元,超过了前十年全州利用外资的总和。“十五”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20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410公里。全州道路状况得到根本性转变,西海镇和四县县城公路实现黑色化,32个乡镇公路实现等级化,道路状况整体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力、通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全州最边远的祁连央隆乡建成40千瓦的光伏电站,结束了该地区不通电的历史,全州基本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通信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联络方式多样方便快捷。

  围绕生态保护建项目,大力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综合治理,全面启动了以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禁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工程,通过环湖生态治理工程、“三河一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综合治理,着力推进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快全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建设,积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恶化的状况局部得到控制,整体得到初步遏制。“十五”期间全州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40万亩,封山育林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16%。

  围绕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在煤炭、水电、铝业、制药、农畜产品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争取落实了一大批开发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全州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整体推进的新时期和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以煤炭、水电为龙头的一批资源开发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20万吨。2004年,海北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第一座上十万千瓦级火电项目—西海火电厂动工兴建,大通河、黑河领域小水电开发方兴未艾,水电生产能力大幅增加,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这些使我州工业领域投资不断加大,去年共完成投资5.39亿元,比上年增长53.9%。支柱和优势产业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成为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

  围绕小城镇建设争项目,把州府西海镇及四县县城争取成为全省重点小城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放宽、放活政策,激活社会民间资本,引进外资,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建设项目,各城镇道路交通四通八达,环境绿化和环境卫生全面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近5年,我州在城镇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达6.44亿元。至今年上半年,人均道路面积13.5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达到9.16%,人均公共绿地3.37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58.7万平方米。此外,城镇通讯、广播电视和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公益事业全面发展,城镇生态得到改善,城镇品位得到提升,城镇的中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也日渐突出,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的现代城镇体系。

  围绕社会协调发展落实项目,坚持两手并重、协调发展,努力促进社会项目的落实,先后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领域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基础性建设项目,使全州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健康协调发展。特别是筹集3100万元设立了民族教育发展基金,加大了民族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了民族教育发展步伐。投资700万元在全省率先开展了171个行政村的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培训了289名乡村医生,配备了医疗设备,使村级医疗卫生事业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以实施科技项目和科技富民工程为重点,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组织实施种类科技计划项目56个,完成投资373万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有效发挥了科技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十五”时期,我州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环境持续看好,项目和投资成绩斐然,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支柱和优势产业投资成为带动整个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以电力、交通、城乡公共设施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成为保持投资持续增长的突破口,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资金到位率高,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记者杜文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