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社会应愧对“坏孩子妈妈联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4:45 新华网 | |||||||||
乌鲁木齐出现了个“坏孩子妈妈联盟”。一批妈妈为教育、帮助自己几乎被学校教育放弃和抛弃的“坏孩子”而自发组织起来,她们编写专门教材,抛开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代之以理解、尊重孩子的天性,慢慢地,她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好了。 新华社5月17日的报道说,与学校老师一样,“坏孩子”的父母也曾对自己的孩子绝望。妈妈们态度转变的契机,是偶然发现20多个“坏孩子”竟然自动承担起照顾一个流浪儿
想起以前对孩子的打骂和绝望,一位妈妈说:“我感到惭愧和内疚,过去我教育孩子有很多偏见,差点儿毁了儿子,也毁了这个家,是个不合格的母亲。” “坏孩子”真坏吗?该反思的显然不只是“坏孩子”的父母。 那些被老师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孩子,天性往往并不坏。正如我们从报道中和现实中看到的,开始他们只不过是比较有个性,不那么顺从大人,调皮、好动,然后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打击、家长的责骂、其他孩子与家长的“另眼相看”,渐渐地就戴上了“坏孩子”的帽子,逆反性格愈演愈烈。结果往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愈受打击愈逆反,愈逆反愈被看作“坏孩子”。 在我们身边,陷于恶性循环或滑向恶性循环边缘的孩子有多少?以每班一个估算,全国可能有上百万。正确对待这些孩子,一个“坏孩子妈妈联盟”显然不够,起码需要成千上万个。 “班主任怕小龙影响别的孩子,就专门安排他一个人坐,小龙在班里越来越孤立。老师‘请’家长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这段话,“坏孩子”的父母应该眼熟。一个教育体系,不能容纳个性、不能帮助后进,反而刻意孤立、抛弃,这是教育的失败和羞耻。正如教育专家所言,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一种功利性的“淘汰教育”模式。淘汰的是什么呢?往往是孩子的突出个性和突出个性的孩子;鼓励的则是适合标准化要求和考试的思想行为特征。 很多家长又充当了这种教育体制的合谋。有专家说得好,很多家长是为了“面子”而塑造孩子,这也是一种功利。能尊重、理解孩子个性、接受孩子缺点的父母有多少? “坏孩子妈妈联盟”成功了,她们有什么高招儿让“坏孩子”变好?无他,关键就是“尊重、理解孩子的天性”,这本来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我们的教育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做到,我们的学校能从“坏孩子妈妈联盟”学到什么?(刘县书)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