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自主创新点亮气象万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20:2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8日电(记者 姚润丰)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18日在北京开幕。由中国气象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五部门联合主办的这次会议,是全面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第一个由多部门共同主办的全国气象科技界盛会,一幅波澜壮阔的气象科技自主创新的画卷将随之展开。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
支撑,在“科技兴气象”战略指引下,我国取得了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气候预测模式等一批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气象大国。如今,自主创新的巨大力量正在架起我国从气象大国迈向气象强国的桥梁。

  ●数值预报,测“不测风云”

  每当沙尘暴、台风、暴雨等重大灾害性天气来袭,天气预报总是时刻牵动着公众和政府决策者的神经。今年进入4月份以来,我国北方接连出现多次沙尘天气。每次沙尘来袭,气象预报人员总能掌握先机,准确预报,今年十几次沙尘过程,无一漏报。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中央气象台的沙尘预报已与往日有所不同。在过去,电视节目中的沙尘预报仅用浮尘、扬沙、沙尘暴等天气符号加以标注,而现在的沙尘预报不再是简单模糊的符号,而是附有能见度说明的沙尘天气落区预报图,沙尘预报更快、更新、更精准。

  在其背后是气象数值预报作技术支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气象预报从传统的半经验半理论定性方法,发展到以大气科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和雷达、卫星遥感等科学技术,在高性能计算机平台上,实施的现代气象数值预报,即用计算机模拟大气中阴晴雨雪、电闪雷鸣的万千世界。

  数值预报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气象中心开始了我国业务数值预报系统的引进消化、改进升级和创新发展的艰苦历程。经过20多年的自主创新研究,我国研究人员攻克了一个个理论设计上的难关,取得了一批先进的研究成果:

  初步建成适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模式、沙尘暴数值模式和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中期预报可用时效已达到6天,跻身于国际上少数能发布中期数值预报的国家行列,新一代数值预报体系正在引领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定量化进程“提速”。

  “中国气象数值预报技术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薛纪善说:“我国发展新的数值预报系统,完全是按照21世纪初国际上同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来设计的,与世界先进的数值预报技术处于相同的技术档次,我国自主创新的数值预报系统一定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运用,这是铁的任务。”

  ●气候预测,展现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冲天巨浪涌进纽约,自由女神被淹没,万巷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

  这是近年热播的电影《后天》对未来气候虚构的情景。情景虽然可以虚构,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担心不仅没有消失过,而且有增无减。印度洋海啸后,气候变化在网民投票中“荣登”未来十大灾难之首。

  我国的气候未来怎么变化,我们有没有能力在灾难来临前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我国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家潜心研究,不断地通过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中国的气候变化实际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气候变暖的程度要比全球略微高一些。我国气候变暖重点发生在东北、华北、西北。

  研制气候模式系统非常难,因为涉及五个圈层,要用数学模式把它表征出来,还要表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中国科学家花了整整20年。

  通过20年的自主创新研究,我国科学家最终建立了自己的气候预测模式系统——海气耦合模式加上高分辨的区域气候模式,从2000年开始投入业务化,可以预测我国月、季、年温度、降水和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和异常。通过五六年的实践,该模式系统对气候预报,特别是旱涝、沙尘暴、冷暖冬的预报,非常有帮助,其预报准确率达65%至68%,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此外,这个模式系统还具备了预测整个亚洲区域气候的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说:“通过这20多年的努力,中国科学家不但发现了新的事实,而且基本明白了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对我们国家气候影响的程度,另外也建立了自己的气候模式系统。我们还进行了未来100年、甚至200年长时间的预测,对我国的经济、农业、水资源、能源结构的调整,还有西部的大开发提供了很重要的数据。”

  ●风云卫星,撑起一片蓝天

  当今年第1号台风“珍珠”来势凶猛地袭击东南沿海之际,人们对去年重创福建、浙江的强台风“海棠”可能仍心有余悸。由于预报及时、准确,在“海棠”登陆前,福建紧急转移群众53.9万人,浙江省转移32.7万人,使灾害损失尤其是人员伤亡降到最低。

  在这场人与天的较量中,以风云二号卫星为代表的气象现代化设备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只要有台风生成,风云二号卫星立即进入加密观测,每半小时监测一次,把台风的情况形象地提供给人们,台风的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及速度,全处在我们布置的天罗地网的监控之下。

  风云二号卫星的作用之所以能够体现,与它有一个先进的地面应用系统有关。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健民为首的科研团队,通过自主创新,攻克一个个难题,开发出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应用软件系统,解决了静止气象卫星定位这个世界难题,实现了气象卫星天地系统的一体化和“大运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权威专家认为,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是“天地一体化的楷模,地面应用系统的典范。”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集中体现了我国气象科技的发展水平,具有多项创新:

  系统稳定性高。自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以来,每天可以24小时不间断观测,并可实现每半小时出一张图,基本没出过故障,其稳定性在99%以上。

  应用性较强。风云二号卫星对台风、干旱、洪涝、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雪灾、海冰、大雾、植被长势、河口泥沙、城市热岛等进行了监测,形成环境监测数据等产品,在大气、气候、自然灾害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和军事等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

  目前风云二号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中,在国际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接收和应用风云二号卫星资料。

  创新是腾飞的羽翼。在“科技兴气象”战略的指引下,我国气象部门科技创新蔚然成风。除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风云二号地面应用系统、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等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外,大气污染数值模拟和预报、气象科技信息共享、大气成分的观测与服务、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络等,每一项成果都是自主创新的结果,都闪耀着气象人智慧的光芒,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保障。(完)

  ■相关稿件

   ·

  ·

  ·

  ·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