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三峡大坝全面建成专题 > 正文

三峡移民:把孩子带出山外去闯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09:30 南方日报

  命

  既然事情是注定要发生的,那不如将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

  三峡人的魂就写在他们的眉目间,像他们爱吃的辣子:眷故、倔强、乐天,“啥子都敢闯闯”。

  因为三峡工程,沿岸先后有113万群众移民,8座古老县城被淹;因为三峡工程,他们的命运或起或落。“改变就在眼前,就看你能不能抓着风顺势而上!”——编者

  亿万年来一直是奔流而下的长江水,在湖北宜昌被三峡大坝拦住前进的步伐,慢慢地归于平静,“千里江陵”变成平静的大湖泊。

  被三峡大坝改变的还有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沿岸居民,尤其是百万库区的移民。

  大昌:温家两代的去与留

  “把孩子带出山外去闯闯”

  今年49岁的温明华是重庆巫山县大昌镇人,2001年,他主动报名移民广东,“一直生活在很少与外界联系的大昌,总想着山外面的风景,想出去看一看,闯一闯”。

  如今,温明华在广东高明生活,自己做豆腐生意,老婆在一家文具企业工作,两个孩子在念高中,尽管目前还没闯出什么大名堂,温明华一点也不后悔,“至少孩子被我从山里面带出来了”。

  温明华的父母并没有随他南下,两位老人家留下来与已从祖上传下12代的温家大院为伴,这座占地700多平方米的老宅是重庆市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5月9日,大昌镇三期移民清库启动,镇上的建筑基本都被拆完,温家大院孤零零矗立在一片瓦砾中,很快就会被整体搬迁到大昌新城。两位老人舍不得,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端详老屋中度过。去?留?温家大院第12代与第13代传人作出不同的选择。温家大院的第一代主人祖籍广东梅县。如今,他的后人又重回南粤落地生根。

  神女峰:搬家搬出生意经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勤快”

  “我已经三次移民了”,谭家兰笑着说,她原住在巫山神女峰下的青石村,2002年4月,为给村里清库让路,一家人从青石村搬到巫山旧城;2002年10月,县城开始清库,她又搬;等2003年,县城移民房建好之后,才算有个稳定的家。

  多次倒腾,让她对“家”有了深刻的认识,她的生意起步于自己在神女峰下开设的“神女旅馆”,虽然简陋,但是她布置得有浓浓的家庭氛围,很受“驴友们”钟爱,并被强力推荐,生意越来越红火。

  2003,三峡库区蓄水至135米,造就了“小小三峡”——谭家兰老家青石村的神女溪景点惊艳现世,“这个地方肯定会成为旅游热点”,谭家兰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筹资100多万,购进巫山第一艘豪华游轮,开辟了神女峰旅游专线。

  “我们是移民,底子薄,做人要低调,做事要勤快”。

  秭归:水涨收入高

  “有些事是想不来的”

  随着水位的升高,长江的航运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它相当于在中国增加6条铁道的运力,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运输成本也将降低35%。

  三峡大坝上游三、四公里处的银杏沱村是个就地上靠的移民村,随着水位上涨,这里地理位置优越,银杏沱村建成物流运输的码头,成为过往三峡大坝货船休憩、上下货的好地方,又因为这里邻近三峡大坝,人称“三峡大坝第一村”。现在这里超市、商场一应俱全,农民纷纷盖起自家的小洋楼。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对于移民,在巨变中,也孕育着改变命运的机会。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莫伟浓严亮(除署名外)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严亮莫伟浓

  图:

  万州,一家三代放风筝,各有感怀。

  

奉节:曾经乐天的人们在废墟上摆摊照旧生活。如今旧城已消失,只有孩子还常回来以前玩耍的水边。(右图陈军摄于2002年)

  万州:如今务实的万州人仍在废墟里“淘金”。昔日的女孩应该已住进了新城。(右图陈军摄于2002年)

  巫山:大昌码头前,石狮依旧,人面已改。(右图严亮摄于2000年)

  大昌古城已成一片瓦砾场,老住户要把家里的一砖一瓦都带走重建,只是牲口恐怕带不走了。

  相关专题:三峡大坝全面建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