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国时评:"坏孩子妈妈联盟"是对应试教育的讽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0:21 广西新闻网

   乌鲁木齐出现了个“坏孩子妈妈联盟”。一批妈妈为教育、帮助自己几乎被学校教育放弃和抛弃的“坏孩子”而自发组织起来,她们编写专门教材,抛开以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代之以理解、尊重孩子的天性,慢慢地,她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好了(据《南国早报》5月18日报道)。

   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不禁要问:为什么全是被学校放弃的“坏孩子&rdquo
;?为什么学校要抛弃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为什么理解、尊重“坏孩子”天性的不是老师?

  显然,我们的学校在评价孩子上出现了问题。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管理体制下,许多学校将注意力集中到考试分数,由此出现对成绩落后学生的种种歧视,进而将学生成绩与操行评定相等同挂钩。类似乌鲁木齐出现的这种“坏孩子妈妈联盟”的做法在很多地方并不鲜见。我认为,这是功利性教育的驱使下产生的又一块教育的癞疮疤。

  行文至此,不禁想到了前不久的一则新闻:江苏镇江某中学专门拿出10多间套房,免费供“尖子生”学习生活,套房内淋浴器、空调、洗衣机、

微波炉、手提电脑等一应俱全。而校内的年轻教师,只能2~3人挤在1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

  与“嫌贫爱富”一样,教育界向来是“嫌差爱优”,坏孩子被放弃与尖子生“贵族化”所凸显出来的都是十足的功利化教育理念。如今,社会总是将学校的考试成绩排名先后和培养名校生的多寡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学校也只将教师能否教出高分学生和能否让学生升入名校作为评价一个教师的惟一标准。在这样的择优标准下,尖子生就成了学校最好的招牌,他们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提高本校学生在名牌大学、重点学校的就读率,从而吸引更多生源,最后,达到学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因此,“坏孩子”被学校放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教育学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种抛弃“坏孩子”的做法,人为地制造了学生之间的不平等,违背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以人为本、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及对所有学生公平教育原则,进而使学生受教育权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

  曾经深深感动法国人的著名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整个“放牛班”原来几乎全是“差生”,但是,来了一位热爱音乐的老师,建立了合唱团,天籁般的歌声中,每个“差生”都变得那么优秀。其实,一些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在纪律方面不是那么“听话”的学生,很可能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只要教师以宽宏的胸怀来爱护他们,几乎任何孩子都可以变成好孩子。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如果我们的教育多一些“发现”,就不会有“坏孩子妈妈联盟”的尴尬!编辑:黄皓作者:曾革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