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辟谣新闻”何其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2:30 今晚报

  “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国家要求,即当地月平均工资40%~60%的标准。”这样一个引人关注的消息日前被一家媒体报道出来,并且引用某些官员的话来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可是,几天之后,另一条新闻同样又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表示上述说法严重失实”,而且引用的话也来自上面所说的官员。最低工资标准到底达没
达标?今天一个说法,明天又一个说法,媒体的报道让老百姓一片茫然。

  最近被广泛关注的如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一些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新闻说法不一,这样的情形已屡见不鲜。如“市场存在房源不足问题”,“医改不成功的报告”,“数亿高考报名费去向不明”,“二奶祭祖将被查处”,“我国将谋划建设四条国际性战略铁路”,“机场建设费明年可能调整或取消”等等公开报道后,都被有关部门否认或澄清。百姓不禁要问:我们到底要信谁?

  造成这些“不实报道”的根源,有的是媒体捕风捉影,有的是由于公众信息来源不畅通。

  有些媒体的从业人员为了经济利益,追求轰动效应,不顾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原则,断章取义,夸大事实,制造出虚假新闻,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误导了社会舆论,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再加上网络推波助澜,影响恶劣。

  因为公众信息来源不畅所造成的“不实报道”,我们的有些部门就应该反思一下了。大凡能够被谣传的消息,基本上是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因此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而有的部门或视若不见,任由不实信息随处传播;或反应速度过慢,当许多人信以为真时,才说出早该说出的话。而如果相关部门在虚假信息出来的第一时间能够及时澄清的话,那些传闻也就没有了生命力。

  还有就是信息发布混乱,表现在信息发布的不科学和不规范。比如,对

房价信息,不仅统计方法不统一、不规范,而且编制缺乏科学性。对同一件事情的统计可能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这样发出来的信息就有可能自相矛盾。

  在我国,人民当家做主,公众有知情权。因此,有关部门如果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地将最新的政策、规定向公众传播,那么也就不用总站出来辟谣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