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高考准状元保送之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4:26 新民晚报

  “不要提‘状元’这个词,我不能再听了……”

  当有人提议为气氛压抑的午餐点个“状元粥”时,张利芬哭了——难道女儿学习好也是错?!

  女儿李佳是她的骄傲。3个月前,这个华北某市第一中学的高三学生参加了北京大学
保送生招生考试,被北大预录取为理科实验班的保送生。

  但李佳所在的中学不同意保送,要她准备高考。同样成绩优秀,已被清华作为保送生预录取的吴强也遭受了一中的阻挠。原因被张利芬解释为“他们的成绩太好了——优秀到可能考取全省高考状元”。

  优秀生保送被拒

  李佳被保送似乎是毫无悬念的:她是该市2003年中考

状元,高中三年全校9次统考中的6次年级第一。最重要的是获得过2004年全国数学联赛省一等奖——这是教育部认可的保送重点大学的资格之一。

  2005年11月,当得知

北京大学开始进行自主招生、保送生选拔时,满怀希望的张利芬找到了一中高三年级主任。

  “但主任拒绝了我们的请求。”张利芬说,“她说一中希望李佳参加高考,争状元。而学校荐她走‘自主招生’。”与保送不同,自主招生需要参加高考,然后在原成绩上加20分录取。

  在张利芬的记忆里,双方随后的对话如下:

  “万一考不上怎么办?”

  “那是她发挥失常,学校没有办法。”

  ……

  关于上述争论,记者曾先后多次联系该年级主任寻证,但主任拒绝了采访。

  高校扩权与中学失权

  为什么在高校已经同意接收的情况下,中学却不同意保送?

  一中校长认为,北大招生政策变动导致中学的“无法接受”。“我们已经推荐李佳为北大的自主招生,为什么大学还要把她转为保送生?”在校长看来,推荐保送还是自主招生是中学的权力。

  北大老师王亚章说,为了“顾及在选拔过程中才取得保送资格的学生”,北大今年的招生政策并未要求中学在一开始推荐时就区分自主招生或者保送,因此中学所谓“已推荐为自主招生”,是没有意义的。

  除中学推荐外,北大和清华都规定了学生可以“自荐”保送——这样就不需要中学环节,但最终录取时还是需要中学在程序上盖章同意。

  “这就等于甲方和乙方达成了协议,让丙方来签字盖章。”一中校长不满地说,“大学搞招生改革扩大自主权,应该和中学达成共识。”

  但上述理由被家长认为是“表面化”原因——北大2006年给了一中3个推荐名额,在也可以保送的情况下,中学最后推荐的却全部是自主招生。“他们一开始就没想让学生保送。”

  一中校长对记者的解释是:“本来我们这几个学生自主招生就足够了,不用加分也能考上北大,加20分绝对没问题,为什么还要转成保送生呢?”但家长认为,“谁都知道,参加高考就会有风险”。

  “大好”和“小好”

  张利芬说,年级主任的另一个表述才是学校意图,“对一中来说,李佳保送北大是‘小好’,参加高考是‘大好’”。

  因为保送生不参加高考,这对把好学生都保送的中学显然不利。

  “保良不保优”就这样形成了。全国

人大代表洪可柱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的议案中说,少数重点中学出于升学率的考虑,将二流学生作为保送名额,而将尖子生留下准备冲刺清华、北大。这使得一些省的教育部门纷纷推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工作的规定明确要求,中学不准“推良不推优”。一方面中学为了招生和高考而不能输;另一方面,家长说,我们也同样输不起。更输不起的是孩子。

  但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4月5日,家长赶到一中时,校长同意“放行”。目前,吴强和李佳已办完相关保送手续。(文中孩子及家长为化名)南方周末(马昌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