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打井开荒的慷慨悲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15:01 兰州晨报

  打井开荒的慷慨悲歌

  沙漠深处打井开荒

  4月28日下午4时许,记者顶着风沙闯过“老虎口”,乘一辆四轮拖拉机进入了腾格里沙漠腹地。在沙漠里穿行了约十公里后,记者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耕地,地头架着高压
电,有民房,还有牛羊,这便是一个沙漠中的农庄。

  地的主人都是大滩乡的村民,几年前几户人家合资雇用推土机开垦了这片荒地,请打井队打了几眼机井,如今地已种了七八年,收入还算可以,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每年的投资也很大,几乎是“年年贷款年年还”。

  由于在沙漠腹地种地出入十分不便,所以人们干脆就在地头盖间房临时在沙漠里安了家。一位姓潘的村民告诉记者:“在沙漠里种地相当费水,有时候把水从井口送到地里就得好几个小时。”为了方便灌溉,许多开荒者就用多打井的办法缩短灌溉距离。由于对地下水的大量抽取,这片沙漠地下水位已由原来的10米下降到了30多米。记者发现,耕地周边的沙丘近在咫尺,可以说,这些地完全在沙丘的包围之中。“耕地经常被沙丘掩埋,埋了我们就再用铁锹挖开,在地边上用麦草压沙,再植上树,反正想办法治,年年埋年年挖,要想种地,就必须与沙斗。”一位村民说。记者问:“如果沙把地全埋了怎么办?”他无奈地说:“这两年风沙越来越大了,地完全有被沙埋掉的可能。但我们也没办法,为这些地投入了好几万,不种咋办呢?”

  利益驱动下的悲哀

  上世纪90年代,民勤掀起了开荒热。由于籽瓜这种经济作物对土壤质量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收入可观。在利益的驱动下,农民大面积种植籽瓜,但耕地数量有限,人们便将目光转向了沙漠。开垦荒地前期投入资金较大,需要打井、雇用推土机、架高压电,还要植树挡风沙,因此往往是好几家联合起来开荒。一大部分人通过在沙漠中开荒打井、植树和耕作,获得了不小的收益,但也有一部分人盲目跟风,光开荒不治理,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民勤县薛百乡记者听到这样两件事,几年前,曾在薛百乡做生意的村民张某,1998年在民勤县昌盛乡东面沙漠中的“毛子井”开荒上千亩,打了7眼井,投资近百万元种籽瓜,结果种上后就被风沙打了苗,连续几年下来损失惨重,原本是致富能手的张某,赔光了本不说还欠了不少债。无独有偶,民勤县大坝乡一对夫妇,贷款、借债共筹集资金十几万元,在沙漠里开了几百亩荒地,结果2004年受风沙侵袭血本无归,妻子一时想不通在沙漠里喝了农药自杀身亡。

  退耕还林难度很大

  在采访中,村民们一致认为近3年来风沙一年比一年凶了,尤其是今年春天的风比往年都要多。面对如此惨痛的代价,在沙漠中种地的人们产生了耕与弃的矛盾心理。弃耕就意味着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白白扔进了沙漠里,继续耕种,又怕风沙的危害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让我们放弃耕种也可以,政府要有相应的补偿,但现在许多风沙口上的耕地还是没办法退耕还林。”大滩乡上泉村一李姓村民无奈地说。后来,大滩乡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也证实了这一说法,许多村民主动找到乡上要求退耕还林,但由于缺乏资金,无法全部退耕还林。

  采访完毕,记者乘一辆客运小面包车从大滩乡沿民湖公路返回县城,狭小的车厢里挤满了进城的村民,一路上一阵强似一阵的风沙像流水一样漫过公路,车窗无法打开,车厢内空气燥热,闷得人透不过气来。与记者同行的村民们个个灰头土脸,神情凝重,不时有人发出感叹:“这老天爷不让人活了!”一青年说:“今年的庄稼再让风打掉,以后这个地是种不成了。”“你说的,不种干啥去呢?”青年的媳妇反驳道。那青年一时语塞,索性将目光转向窗外……望着漫过公路的阵阵风沙,车厢里再度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闷。

  本报记者 石玉龙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