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设创新型国家]长沙建机院激活“第一生 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07:33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现在公司是研究院的,将来研究院会是公司的。”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简称“长沙建机院”)院长詹纯新10多年前的这句话,仍然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卖图纸”陷入困境

  长沙建机院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唯一从事建设机械科研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从那时起,它就一直承担着我国建设机械产品开发和技术更新的重任,国家建筑与城建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部商品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建设机械协会所属13个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均设于此。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打破了长沙建机院的平静。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人才济济的长沙建机院竟然有些力不从心,技术和成果虽然堆积如山,但500多人靠卖技术、卖图纸的“红火”生活十分短暂,很快陷入了守着“第一生产力”没饭吃的困境。探索“科技产业化”“单纯的成果转让已走到尽头!”大家猛然发现,由于不能对自己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第一生产力”的真正价值难以持续体现。1992年,脱胎于研究院“母体”的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简称“中联公司”)创立,8名员工靠着50万元借款,开始了他们的“科技产业化”探索。

  对于“科技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发展思路,长沙建机院院长、中联公司董事长詹纯新是这样描述的:“科技产业化”是指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产生经济效益,“产业科技化”则是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的工业产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最终达到全行业的科技化、集约化发展。

  经过几年艰苦探索并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中联公司1999年全面完成了产权结构改革,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于2000年10月挂牌上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长沙建机院在通过中联重科实现“科技产业化”的同时,以引领行业科技进步为己任,在行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骨干和引领作用,高效高速地促进了“产业科技化”。

  随着研究院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长沙建机院由一个科研事业单位顺利地转制为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科技企业。

  科技成果走进市场

  以激活“第一生产力”的雄心壮志,长沙建机院实现了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通过自主创新,他们先后完成了645个重大科研和新产品课题,技术有的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该院已基本建成五大园区、七大生产基地,工程机械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上拥有三个“第一”———城市环卫机械第一、塔式起重机第一、锯床锯条第一;两个“第二”———汽车起重机第二、混凝土机械第二。

  与此同时,院办实体中联重科已跻身

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总资产由2000多万元增长到46.4亿元,销售收入由544.9万元增长到46.7亿元,2005年实现利润5.1亿元。

  凭借中联公司这个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长沙建机院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市场,其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被转化为生产力,从体制和机制上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