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铺展新农村的画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06:4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重访会理县毛菇村

  ■本报记者王云鲜荣文/图 车出会理县城,沿108国道南行,然后拐入一条宽敞的乡间土路,远远地,一片依山而建的漂亮农舍跃入眼底。这就是毛菇村。

  漫步环村路,村支书罗庆昌告诉我们,村里最“穷”的人家,资产也有20来万。

  重访毛菇村,给人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富裕,更是有别于传统农民的村民。从毛菇村的深刻变化里,我们看到新农村的画卷正铺展开来。

  一本取不完的“存折”

  毛菇村村民户户都是村办企业的股东。

  10年前,罗庆昌带领村民开办第一个铁矿时,就开始实施“五个一”规划:一座青山、一湾绿水、一所学校、一条好路、一本存折。10年后,“五个一”规划大多成为现实。

  采访不断深入,我们的感悟也不断深化:罗庆昌所说的“存折”是一本取不完的“存折”,它不是指在银行存钱的存折,而是一种发展路子、一套为村民长远谋福利的机制。

  当村集体经济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一些村民提出把积累分配到户的要求。罗庆昌不同意,主张利用集体积累投资办矿、进城开发第三产业,使之成为不断给村民和村集体积聚财富的“存折”。他的想法最终得到村民赞同。1996年,毛菇村出资280万元,联合广汉等地的7家股东联办落东铜矿,通过向城里相关企业提供原料的途径,把触角伸进城市。随后,村里又拿出400万元买下地处县城繁华路段的原会理县国营四旅社,再投入230万元改建成宾馆。村里还把20多台东风载重车、5台挖掘机、6台装载机、1台推土机集中起来,组建成机械工程队进城揽活。如今,当初联办铜矿的投入已全部收回,每年还有数十万元分红;宾馆每年给村里赚回利润40万元左右。每年村里股东村民分红就达100万元左右。

  村办工业和服务业为反哺农业提供了经济基础。近10年来,村集体投入40万元,浆砌标准水渠7公里;投资50万元新修和维修18个塘库;投资20万元修通3公里的环村公路。

  罗庆昌有个观点:农民进入城市,仅靠个体的力量很难突破打工的套路。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既走进城市,又融入城市。实践验证了罗庆昌的观点。

  毛菇人的富裕观

  要说毛菇村的富足,村民曾开荣家是最好的例子。曾开荣两耳失聪,妻子腿残,当年是村里最穷的农户。如今,曾家大瓦房门外空地上堆满建筑材料,正为修建一楼一底的楼房做准备。曾家有一台东风牌大货车,建筑材料都是在外跑运输的儿子抽空捎带回来的。

  来毛菇村的人都惊叹这里村民的富足。而怎样才算富裕,罗庆昌有自己的标准。他认为,有钱只能算“富”,还不是“富裕”。经济发展了,人的素质也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富裕。

  从发展经济的“务实”到提升村民素质的“务虚”,双管齐下,抓得有板有眼。

  村里先后投入80多万元,新修了三幢一楼一底占地共2688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配齐教具和音体器材;先后投入16万元解决教师生活用水问题,为教师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全部免除教师的电费;免除村民子女学费和书费。村里兴建了大型会议室和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根据村民的特点,村里经常举办有特色的文娱活动、故事会、专题讲座,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罗庆昌的富裕观还包括环境:一座青山,一湾绿水。

  毛菇村有个规矩:年轻人结婚前须植树50棵,生了小孩也要栽50棵树纪念。多年过去,毛菇村森林覆盖率已达到75%,青山绿水,美丽如画。村里鼓励村民修建沼气池,每建一口沼气池,由村补助1000元。目前,全村已建成沼气池210口,户均一口以上,98%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

  罗庆昌的富裕观已被村民接受并且不断丰富。村子后面有一座已探明储量65万吨的磁铁矿,开采许可证也已办好,但村里不准备开采,“这笔财富要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在这里相统一。

  罗庆昌的荣辱观

  多年来,罗庆昌在村民眼里显得很“抠门”。一次,罗庆昌带人去广汉、乐山等地收矿石款途经成都,在省冶金厅招待所投宿。不料这里的普通客房已经住满,只剩下一晚上80元的单间。这一晚,罗庆昌睡在招待所的会议室里,只花了5元钱。

  有人曾经问他:“靠开采矿产资源发了大财的人很多,你有那么好的条件,为什么没有发财?”罗庆昌说:“我是党支部书记,我要为村民谋利。”

  一辈子辛劳、一辈子节俭,罗庆昌恪守一个自己的荣辱观;以牢记党的宗旨为荣,以败坏党风党纪为耻;以为民谋利为荣,以损害群众利益为耻;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2004年,村两委换届时,连续担任7届村支书的罗庆昌主动提出:推选一位年轻干部担任村支书。村民们得知消息后,纷纷来到罗庆昌家里,屋里屋外、门前坝子上挤得满满的。要求他继续担任村支书。

  毛菇村为什么能够成为安居乐业好地方?从罗庆昌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记者眼中的毛菇村

  汪兴高(原四川日报社社长、《毛菇坝:安居乐业好地方》作者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毛菇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生产发展;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这些做法,对新农村建设有普遍借鉴意义。

  李守卫(四川在线总编辑、《毛菇坝:安居乐业好地方》作者之一):10年前在毛菇村采访,感受最深的是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风貌。现在回过头来看就看得更清楚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发展自己。什么叫以人为本的发展?这就是。

  点评

  吴靖平(中共凉山州委书记):毛菇村的发展经验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干部,支撑靠产业。只要我们始终抓住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干部带路、群众奋斗,就一定能够构建产业支撑,实现集体致富,就一定能够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